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従之游,路有豺虎迹。

作品评述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在宜宾看到远处乱山景色的感受。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水寒冷,朝阳照耀不知道,远处的山峰映照着太阳。雾气笼罩着高峰,倒映在陡峭的岩壁上。横云突然飘散开来,绿树清晰可见。行人享受着独特的阳光,飞鸟投向遥远的碧空。这片荒凉的土地还有谁会喜爱呢?茂盛的景色怎能让人适应。难道没有人追求避世的境界吗?高隐的修行能够净化心灵。有谁能够跟随他们一起游历呢?路上可能有豺狼虎豹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游历宜宾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江水寒冷、远山高耸、云雾缭绕的景色,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苍茫壮丽的自然景观。苏轼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朝阳照耀不知道”和“晃荡射峭壁”,使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光影交错和动态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轼提到行人挹取孤光、飞鸟投向远方,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安慰和自由的愿望。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片荒凉之地还有谁会喜爱呢?这是对于人们是否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思考和反问。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提到了避世士和高隐修行的主题。他认为修行者能够净化心灵,追求高尚的境界。然而,他同时也提到了豺虎的痕迹,暗示修行之路充满了艰险和困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追随。

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修行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人与自然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客子东西不著家,主人北里恣豪奢。夜深常倩月移竹,春老不烦风扫花。暮雨送凉归枕簟,夕阳留客赋烟霞。何时执手阑干外,同把功名誓镆铘。

日射岩扉晓雾开,杖藜拄石破苍苔。一双蛱蝶随人去,知是香林洞里来。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饶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烛灺灯枯夜漏残,眼眵腰白吻声乾。上床一觉江南梦,放艇高歌七里滩。

东海汪洋,西山详审。金钩钓得欢无恁。一头活乐大鲸鱼,万鳞灿烂铺白锦。随我遨游,水云信任。青山绿水相过甚。张公吃酒李公来,李公

后进鲁诸生,斯文久服膺。有心知映雪,何意望寒冰。粤峤连屏秀,闽溪净練澄。山川八州地,人物九霄鹏。枢坐邻丹扆,魁星粲玉绳。风流芳演迤,云路好依乘。赋客遗孙在,诗坛老将登。踵门观道德,命坐辱宾朋。貌古文相似,身贫道不曾。明珠一百颗,什袭永缄{左月右上米下系}。

年年时节近天申,喜气欢声逐日新。请祝圣人如一口,定知德寿万年春。

月色都输此夜看。人心偏处即多悭。碧云吹恨满瑶天。尽着冰壶凉世界,故将阴巧妒婵娟。桂香和露温幽弹。

坚甫神太清,不谓久流落。别来二十载,论议转深博。其中富所有,种道以文获。铺张讲治乱,破若劲弩彉。众人诮青衫,可笑俗眼薄。兰筋隐瘦骨,垂耳受羁络。拳挛喙拄地,过者无伯乐。去蜀持底归,雄藁满坏橐。朝辞玉垒关,暮上石櫃。知子者云谁,独我怀抱恶。

梦想当年姚魏家。尊前重见旧时花。双檠分焰交红影,四座春回粲晚霞。杯潋滟,帽_斜。夜深绝艳愈清佳。天明恐逐行云去,更著重重翠幕遮。

翠屏罗荐沈香楼,紫金鸳鸯居上头。双飞誓作不死匹,万古愿同歌《莫愁》。楼前长挂团圆月,谁道能圆又能缺。可怜交颈复同心,一夜秋风两离别。茱萸子落芙蓉老,云鬓蛾眉断梳扫。永持灰死百炼心,化作人间雪衣鸟。万年莫铸双龙泉,千年莫栽并头莲。鸟飞在地长自洁,月缺在天长不

半山辱国卖丛祠,锺步诸坊卷酒旗。村里山农语音好,孔方兄已赦鹅儿。

三开文镜继芳声,暗暗云霄接去程。会压洪波先得路,早升清禁共垂名。莲峰对处朱轮贵,金榜传时玉韵成。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郄诜荣。

闻说名园尚修竹,花压颓垣笋穿屋。雨痕半掩壁间题,饥鼠跳梁狐昼啼。前人已为后人笑,后人更使谁人悼。呜呼全盛几时奈衰何,古人兴废何其多。

树边久立任衣单,为爱天香彻骨寒。脑子斛量犹觉臭,安知人世有沉檀。

老齿皆脱落,十中无二三。存者一动摇,咀嚼宁复堪。荼荠均一咽,尽略苦与甘。世味非道腴,正尔不欲耽。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笔逸时。苍海有神搜鲸鲵,陆沉无水藏蛟螭。岌{上山下業}五千仞华岳,汪洋十万顷黄陂。都与收来入近题,尧夫非是爱吟诗。

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胸中还未有孔子,宁堕于偏勿求全。愿为孔子可斋志,四可犹须省三未。孟子何当周文王,鲁男善学柳下惠。

苫茅架竹亦吾庐,病起幽怀得小摅。爱酒已捐身外事,闭门犹读死前书。邻家人喜添新犊,小市奴归得早蔬。但使身安岁中熟,敢辞老境落樵渔!

度度思真赏,幽期邈始还。金行分此夜,桂子落何山,座席清风里,人家灏气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