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作品评述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杜正献与欧公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令人愉悦的音乐的赞赏。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杜正献和欧公为主题,他们的德行和音乐才华使人钦佩。诗中以祁公厚德的比喻,表达了杜正献的高尚品德。黄钟大镛的音乐声音庄重且宏亮,和乐且雍,使人心旷神怡。六一是古代音乐中的一种乐器,诗中用来比喻对贤人的尊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是指欧公的音乐才华,显示了他在音乐演奏方面的卓越技艺。

诗中提到道与志的比较,表明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如同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见,但幸运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其德行和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词《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杜正献和欧公,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赏。

诗中描述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德行和音乐的卓越之处。诗人以祁公的德行来比喻杜正献的厚德,黄钟大镛的声音来形容欧公的音乐,表达了他们的和乐与庄重。对贤人的尊敬如同对六一乐器的崇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则是形容欧公在音乐演奏方面的才华出众。

诗人通过道与志的比较,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宛如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眼见到,但庆幸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成为时代的楷模。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他们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美,诗人向读者展示了这两位贤人的卓越之处,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乾坤代仄困羁旋,江山苍莽惊岁月。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故人回首乱峰青,古堠斜阳照离别。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传呼稳凭筍舆行,喜见漫山麦浪平。道上老农皆好语,年来瘦地有新耕。草深黄犊阳坡暖,雨过青蒲野水生。桃李阴中春事好,田家鸡犬亦欢声。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主上求人镇大潘,桂林虽远莫嗟叹。薛能嘉树非真命,韩愈潮阳是谪官。甘雨将沾蛮草润,仁风先扫瘴烟残。龙钟不得相随去,愿寄州图枕石看。

素秋向晚,正洞庭木落,疏林凋绿。惟有岩前双桂树,翠叶香浮金粟。皓月飞来,徘徊树杪,光射林间屋。夜深人静,好风忽起庭竹。俄顷万簌号鸣,清寒疑乍,听高岩悬瀑。起看碧天澄似洗,应费明河千斛。细酌鹅黄,宴搜奇句,逸气凌鸿鹄。浩歌归去,却愁踏碎琼玉。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我留侍玉坐,弱步欹丰扛。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庞。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厖。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

高年开八袠,细字尚亲抄。已矣蝇头笔,谁其凤觜胶。能传言外意,始识画前爻。此老埋黄壤,纷纷叹面交。

湖边细霭弄霏微,柳下人家昼掩扉。乘暖冬耕无远近,小舟日晚载犁归。

芈姓公子哀郢,黍离大夫悯周。杜云野老潜哭,谷谓寒儒浪愁。

元佑不复见,太史今诸孙。人物尚论世,典刑故犹存,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超然车马中,高韵独孤骞。永怀白鸥盟,修竹满故园。得句见眉睫,外慕何足言。顾以感知己,跋马向修门。朝开英俊管,王度待讨论。小试翰林手,乘槎薄昆仑。我懒卧衡麓,秋风撷兰荪。交游叹益落,拭目

绝壑高岩面面雄,一峰孤起白云中。山连飞瀑斜通寺,人在危栾半倚空。把酒登临非易得,题诗摹写最难工。谁知妙意无穷尽,都在幽人全笛风。

太行庆助往还程,一带峰峦日日青。岂比韩苏当日祷,兹行国事叶三灵。

霏霏乱点暗朝光,蔌蔌奇声渡野塘。一浦未输新涨绿,四郊聊压旱尘黄。风生团扇清无暑,衣覆熏笼润有香。竹屋茆檐得奇趣,不须殿阁咏微凉。

江左风流钟间气,洲分二水长。凤凰台畔,投怀玉燕,照社神光。豆花初秀雨,散暑空、洗出秋凉。庆生旦,正圆蟾呈瑞、仙桂飘香。肝肠。掞文摛锦,驾云乘鹤下鹓行。紫枢将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旧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九霞觞。荐刀圭丹饵,衮绣朝裳。

繁华莫叹异升平,到郡初烦露冕行。幕下吏书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声。潮来两渡皆侵岸,日落诸山半入城。休沐南屏烦一到,松间寻我旧题名。

尽逐鲸鲵埽八区,故人惟我更无余。云台功将任图画,天上客星閒卷舒。若把杀人来逐鹿,争似全身归钓鱼。先生有意羲皇外,不为林泉傲帝居。

雁稀秋色尽,落日对寒山。避事多称疾,留僧独闭关。心归尘俗外,道胜有无间。仍忆东林友,相期久不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