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博出镇桂林

主上求人镇大潘,桂林虽远莫嗟叹。
薛能嘉树非真命,韩愈潮阳是谪官。
甘雨将沾蛮草润,仁风先扫瘴烟残。
龙钟不得相随去,愿寄州图枕石看。

作品评述

《送王太博出镇桂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魏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主上派遣王太博前往桂林镇守,虽然桂林地处偏远,但不必悲叹。薛能被任命为嘉树官并非命定,而韩愈被贬到潮阳却是谪居之官。甘雨将滋润着蛮草,仁风先驱除了瘴烟的残留。龙钟不能随行,但愿能寄去州图枕石,观赏桂林的美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王太博前往桂林镇守的情景。尽管桂林距离朝廷较远,但作者并不感叹,而是希望王太博能够顺利履行职责。在诗中,作者提到薛能被任命为嘉树官并非命中注定,而韩愈被贬到潮阳则是一种谪居之官的身份。此外,诗中还描绘了甘雨滋润着蛮草、仁风驱散瘴烟的景象。最后,作者希望王太博能够寄去州图,观赏桂林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情绪为主题,表达了对王太博的祝福和对桂林的美好祈愿。诗中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提到薛能和韩愈的例子,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官员的得失。作者借桂林之行,展示了对远方风景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其中,甘雨滋润蛮草、仁风驱除瘴烟的描绘,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人文关怀的表达。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王太博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桂林任职期间,有机会欣赏到桂林的壮丽景色,体验到桂林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王太博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桂林的美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时与天籁合,日闻

左餮右粥年年饱,南陌东阡处处闲。幸免催租败幽兴,岂容对酒惜酡颜。

碧甃时时减复增,山头海面密相应。古来泉脉谁穿凿,潮落潮生不暂澄。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匠伯偶图舟楫利,禅翁方患斧斤伤。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经召棠。可但与君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

盛心盖俗忘,奸声其道伤。掺别伊何吟,停杯慨以慷。君官上饶郡,分教明虞唐。俄而及瓜代,朝天架康庄。岩廊冠剑地,学省翰墨场。失人易揣摩,失己劳酌量。情融香梅葩,玉水春茫茫。鸿毛遇顺风,市朝在钱塘。

一望朱楼巧小,四边绣幕低垂。个人活脱似杨妃。倚遍阑干十二。最苦两双情眼,难禁四只愁眉。无言回首日沉西。不道一声安置。

太岁茫茫,犹有归时,我胡不归。为桂枝关约,十年阙下,梅花梦想,半夜天涯。婪尾三杯,胶牙一标,节物依然心事非。长安市,只喧喧箫鼓,催老男儿。篝灯自理征衣。正历乱愁肠千万丝。想椒盘寂寞,空传旧颂,桃符冷落,谁撰新诗。世事干忙,人生寡遂,何限春风抛路歧。身安处,

莫笑山家拙治生,正缘亦足得身轻。满炉葑火浑家暖,一碗松肪彻夜明。

宵分猎猎风翻帏,平明漫漫雪拥扉。高妆老树枝不举,深压野麰根渐肥。削平履迹顷刻尽,吹落杨花从来稀。饥乌大有在陈厄,循阶入房冷不飞。我曾倚赖东风暖,驱儿出市典衲衣。不料玄冥贾余勇,小窗无地逃寒威。起来砖炉荐软火,敢营肉阵张妓围。认香寻梅亦不恶,敲冰煮茗宁皆非。

万钱买尔身,千钱买尔笑。老笑空媚人,笑死人不要。

鹦鹉琵琶恨,融归十四弦。拨寒红玉笋,拍暖绣金莲。梅影春风裹,茶声雪水边。自怜还自笑,星发照婵娟。

自断此生休问天。白头波上泛孤船。老去文章无气味。惟悴。不堪驱使菊花前。闻道使君携将吏。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千骑插花秋色暮。归去。翠娥扶入醉时肩。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书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莲子数杯赏泠酒,柘枝一曲试新衫。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簾。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鉤素手两纤纤。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褒宿夜滩。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