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遂上人归吴中

落发在王畿,承恩著紫衣。
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
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
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

作品评述

诗词《送元遂上人归吴中》是唐代许棠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发在王畿,
承恩著紫衣。
印心谁受请,
讲疏自携归。
泛浦龙惊锡,
禅云虎绕扉。
吴中知久别,
庵树想成围。

译文:
剃发留在京城,
受了皇恩,身穿紫袍。
心中有谁能印证,
带着经书自己回归。
在船上漂泊,龙惊落下了木鱼,
禅云围绕着佛殿的门扉。
吴中的人们知道我们长久以外,
庵树将会围绕着我们的居所。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元遂上人回到吴中僧院的作品。元遂是诗人的朋友,他在京城剃发为僧,获得了皇家的恩宠,并穿上紫袍。诗人感到纳闷,不知道有谁能够理解和共享他内心的感受。元遂带着自己的佛经回到吴中,诗人表示在船上航行时,使龙震惊落下木鱼,禅云围绕着佛殿的门扉,寓意着佛教禅修的境界。吴中的人们都熟悉他们相聚已久的别离之情,诗人期望回到吴中后以庵树为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愁思和对佛教的理解和崇敬。诗人通过描写元遂的离去和归来,表达了生活中离散与相聚的感受。他用描绘泛舟的情景,象征着佛教的修行之路是一条曲折而不平坦的道路。通过描写禅云围绕佛殿的门扉,诗人表达了他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推崇。最后,诗人以吴中的庵树象征友人的归来和终生的禅修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诗人自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揭示了客观的离别和归来的事实,又融入了主观的情感和对宗教的思考,展现了唐代人们内外交感的情态和文人雅士对佛教的崇敬与追求。

诗词推荐

床上银屏几点山。鸭炉香过琐窗寒。小云双枕恨春闲。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那回分袂月初残。

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物外弟兄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沉。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

凄清旅馆寂,徙倚对明河。庭树销潘省,寒虫避翟罗。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不寐殷忧者,长更奈若何。

秀色郁磷磷,诸峰合遝陈。云流飞壁冷,花补断桥春。竹意留行客,山灵惬隐人。如云容驻锡,终托百年身。

两日立我门,再拜求我诗。我诗非美粟,安得充君饥。十年诵周易,满腹文王辞。文王不可见,使我空涕洟。

自邻苍头拿短壶,兴成何必剡溪图。有给为者梅兄弟,岂易卑哉竹丈夫。宾从野情纷灿熳,山川云气上虚无。相随石鼎清如水,底用侯家暖玉炉。

汉东烟树露蝉嘶,回首周南涕易危。梁苑谩传居右赋,扶风谁识最良眉。仙巾雨垫愁怀路,素壁尘凝忆问诗。他夜梦魂知不远,蘧蘧长绕越禽枝。

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景福寺题》)

芒鞋记踏青犹软,野径萦纡雪尚余。走笔锓珉增愧色,可无挽谷一篇书。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失意倦京国,羇愁成鬓霜。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阳。

敕廚羞煮饼,扫地供炉芬。汤鼎聊从事,茶瓯遂策勋。兴来吾不浅,送似汝良勤。欲作柯山点,当令阿造分。

与君相従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时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青袍白纻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买羊沽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归家但草凌雪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闻昼鸡。几聚衣冠埋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专城一鼓妖氛静,拥旆十年天泽深。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发,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依约樊川似旭川,郡斋风物尽萧然。秋庭碧藓铺云锦,晚阁红蕖簇水仙。醉笔语狂挥粉壁,歌梁尘乱拂花钿。情怀放荡无羁束,地角天涯亦信缘。

檐外竹珊珊,空房住一间。无人曾到此,老子有余闲。士蚀铜樽绿,苔滋粉壁斑。於焉自成乐,遮莫笑痴顽。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