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一只凤钗价,沽得数村蜗舍人。
(《豪家妓》)

作品评述

《句》是唐代崔萱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知一只凤钗价,沽得数村蜗舍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事物的比喻来表现人物命运的不同。凤钗是一种饰品,象征着高贵和珍贵,而蜗舍是指低贱的人家。诗中表达了崔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认为一只凤钗的价值就能够买到数村蜗舍人。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人们在现实中的价值观念。

赏析:
《句》这首诗词采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满了讽刺和讥讽。通过对凤钗和蜗舍人的对比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切。凤钗象征着高贵和价值,而蜗舍则形容了低贱的社会地位。诗中使用了相对而比较的手法,通过对差异的强调,表达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思考。

这首诗词的形象比喻生动且具有冲击力,凤钗和蜗舍相互对比,引发了读者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思。诗人以巧妙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揭示出人们在社会阶层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固有偏见。整首诗字数不多,却巧妙地表达出了深刻的意境和思考,是一首饱含哲理的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崔萱,字伯容。女诗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2,其中《古意》一首出《文苑英华》卷二〇五,其余皆出《吟窗杂录》卷三〇。

诗词推荐

百尺丰堂汶水滨,鲁侯清燕此逡巡。溪寒素砾偏宜月,壁莹黄金不受尘。引客笙歌行处是,赏心花木四时新。未应久作林泉生,天子今思旧学臣。

讽喻

蒯郦提趋沸汤,信越狗烹弓藏。向来猛士尽矣,与谁共守四方。

讽喻

东风已办上元晴,入夜敲桅又雨声。天下更无灯可赏,云头应是月孤明。遥知日甸惊回禄,未用星桥诧太平。旅舍一枝梅在烛,照人红影十分清。

讽喻

昔人三十二,已赋二毛悲。况乃踰强仕,何能怨始衰。星星簪外出,冉冉鑑中垂。颜负前丹渥,心惊故石移。袁公忧汉室,蜀客问湘累。此际重搔首,孤怀君讵知。

讽喻

绮罗逐队沸歌讴,尽在东城南陌头。本为春愁拾芳草,争如芳草又牵愁。

讽喻

楚路接江陵,倦行愁问程。异乡无旧识,多难足离情。落日悬秋树,寒芜上废城。前山不可望,断续暮猿声。

讽喻

余昔隐屏西,乘闲卧幽栖。岩花雪端发,野鸟林际啼。仙掌神所刓,石崖天与齐。月华结清梦,啁哳闻金鸡。

讽喻

将军结发事先朝,百战山河血未销。总说霁云能慷慨,兼闻去病最嫖姚。烟尘剑戟迷秋峒,风雨旌旗落莫潮。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辞》招!

讽喻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讽喻

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讽喻

丱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卿。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

讽喻

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载游不为壶觞事,攜取君家绿绮琴。

讽喻

圣童去后水云闲,陈迹难寻草木问。独有微言传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

讽喻

吾祖元丰一桂枝,百年门户尚余辉。箕裘敢说韦平事,且学宽饶衣短衣。

讽喻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讽喻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太史籀文古少异,小篆从省由秦始。《仓蚍、《爰历》、《博学》篇,三家著述初传世。秦燔经籍狱讼炽,乃当隶书趋约易。古文虽绝汉章行,尉

讽喻

倾腾界汉沃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无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讽喻

仲夏农务急,老壮纷盈畴。上天无愆沴,登我蚕与麰。晨兴腰镰出,子妇向田头。绿树绕阡陌,当昼岂暇休。柔丝缫满盆,新实已可羞。归来一欢笑,卒岁期无忧。为民各有业,处世无异谋。但愿岁尝然,囷廪有乾糇。糟床注浊酒,邻里日相求。

讽喻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讽喻

道山方梦断,税驾复蓬莱。海上羝应乳,辽东鹤已回。客惊添鬓雪,自笑久心灰。底事妨人睡,楼头暮角哀。

讽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