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仪尚书挽词

谢公德业久弥新,幼度英奇也绝伦。
父子俱贤真不朽,功名自致岂相因。
边兵屡动思良将,廷论萧条忆诤臣。
青史世家它日事,新阡宿草倍沾巾。

作品评述

《王仲仪尚书挽词》是苏辙所作,写的是王仲仪尚书的挽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谢公德业久弥新,
感谢公卿的德业长盛不衰,
幼度英奇也绝伦。
从幼年起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品德。
父子俱贤真不朽,
父子二人都是贤良之士,他们的名声将永存。
功名自致岂相因。
他们的功绩是他们自己亲自努力而得来的,不是依靠他人的帮助。

边兵屡动思良将,
边境的军队频繁出动,令人思念英勇的将领。
廷论萧条忆诤臣。
朝廷的言论沉寂,回忆起那些直言劝谏的忠臣。
青史世家它日事,
在青史上留下卓越业绩的家族,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事迹。
新阡宿草倍沾巾。
新修的田地上的野草已经长得很茂盛,沾湿了人们的衣襟。

诗意和赏析:
《王仲仪尚书挽词》是苏辙对王仲仪的挽歌,表达了对王仲仪及其家族的赞美和怀念。诗中首先称颂了王仲仪尚书的高尚德行和不断崭新的业绩,他从年幼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情和非凡的品德。接着,诗人赞扬了王仲仪及其父亲的才华和真正不朽的功绩,他们的成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而不是依靠他人的帮助。

诗中也提到了边境频繁的军事行动,表达了对英勇将领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回忆起朝廷言论的萧条和那些敢于直言劝谏的忠臣,暗示了当时政治的动荡和需要更多清正的声音。

最后,诗人预言了王仲仪家族在青史上留下更多辉煌业绩的未来,并以新修的田地上茂盛的野草来象征着新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整首诗体现了对王仲仪及其家族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和对清正声音的期待。通过崇高的赞美和寓意丰富的象征,诗人将对王仲仪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融入其中,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汉网疏仍漏,齐民困未苏。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中宪方外易,尹京终就拘。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叫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流亡诚不吊,神理若为诬。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入韩非剑客,过赵受钳奴。楚水招魂远,邙山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深闭重门谢簿书,日长添得睡工夫。水纹竹簟凉如洗,云碧纱幮薄欲无。半吐山榴看著子,新来梁燕见将雏。梦回茗碗聊须把,自扫桐阴置瓦炉。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旧客新年复滞淫,淮波明玉柳明金。自饶解佩留欢约,谁识吹箫乞食心。度水斋钟沉雨气,隔花歌管咽春阴。啼残缝蜡魂如梦,双凤云飞上宝簪。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余。将终,谓弟子曰:“吾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尝有真灵降焉。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乃蝉脱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鹏赋》云:“尝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

我爱君家似洞庭,却疑身在小蓬瀛。白波潭上鱼龙舞,红叶村中鸡犬声。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事业有公卿。后来若要知优劣,千古何人继盛名。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洛城车隆隆,晓门争道入。连袂纷如帷,文者岂无十。壮矣张太素,拂羽择其集。远慕邺才子,一笑懽相挹。虽有轩与冕,攀翔莫能及。人将孰君子,盍视其游执。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

石壁虚涵云气深,水帘簌簌堕璆琳。客来但爱幽栖好,谁识岑公万古心。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迳。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朱颜发过如春醅,胸中梨枣初未栽。丹砂未易扫白发,赤松却欲参黄梅。寒溪本自远公社,白莲翠竹依崔嵬。当时石泉照金像,神光夜发如五台。饮泉鉴面得真意,坐视万物皆浮埃。欲收暮景返田里,远溯江水穷离堆。还朝岂独羞老病,自叹才尽倾空罍。诸公渠渠若夏屋,吞吐风月清隅隈。

平生宁用拙,方凿不圆卿。风月少知己,江山多故情。北辰终夕仰,西雨几时晴。水与云无定,君当保令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