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

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仆校参同。
寄声碧眼朱高士,何必携琴下阆风。

作品评述

《石室》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某韫。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几蒲团石室中,
细书抱仆校参同。
寄声碧眼朱高士,
何必携琴下阆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朱高士的文人,他坐在石室中,周围摆着竹桌和蒲团,身旁放着细薄的书籍,他用心地阅读着。朱高士将自己的思绪寄托在碧绿的眼睛中,他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才华的士人。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认为朱高士并不需要带着琴去追求名利,他可以在安静的石室中专心修身养性,无需随波逐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朱高士在石室中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修养的境界。首句“竹几蒲团石室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石室的环境,体现了作者对于清静的追求。接着,“细书抱仆校参同”,描述了朱高士专心阅读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下半首的“寄声碧眼朱高士”,通过描写朱高士的眼睛,表现出他的聪慧和高尚的品质。最后两句“何必携琴下阆风”,表达了作者对于朱高士的赞美和思考。作者认为朱高士无需追逐名利,而是可以在石室中专心修炼自己的品德和才华。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修养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于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的思考和赞美。

诗词推荐

越山八月时,扬扬岚露雨。却疑梅再黄,柰何燕已去。平生始知名,要来愁羇旅。前愁岂不多,纷纷新代故。谁为司愁者,特於予不负。寄言宦游子,行李莫匆遽。

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非烟泛济浦,绿字启河汀。画裳晨应月,文戟曙分星。四田巡揖礼,三驱道契经。行欣奉万岁,窃抃偶千龄。

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欹。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方平不见再来游,惟说麻姑去海洲。人世田桑今几变,蔡经家在寺西头。

昨夜三更狗吠雪,东家闭门推出月。是渠觉海性澄圆,衲子杀人须见血。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溪头浴吾须,树底荫吾影。四顾无人来,独坐了俄顷。欲去更徘徊,夕阳射峰顶。

腊前腊后无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知有家山难觅路,敢烦健步送春来。

赋予有常分,非关智力求。违行能自信,显晦复何忧。瓢饮贤颜子,瓜畴隐邵侯。胸中吉祥宅,何处不天游。

黄鹰食鸟雀,山鸡食虫豸。蜂食花上蜜,虾食苔间滓。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

南华参透解天刑,夜夜心香祷玉衡。紫盖十年违帝阙,青山九琐梦云京。缁郎宁忍忘天佑,白傅空令羡普明。人以寿欢臣以戚,孤怀借酒为浇平。

此物铁为之,何尝肯妄持。长随大{上敝下瓦}子,永伴小车儿。击碎珊瑚处,敲残牙齿时。谁能学此辈,才始人鞭笞。

执简曾闻侍玉螭,谪仙才调尽推奇。能将苦语康时病,更遣丹诚动主思。北阙亲朋瞻旧德,东吴山水入新诗。知公自有经纶术,会见飞翔集凤池。三径从来半草莱,席门那为故人开。自惭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先秦古书世已稀,国风雅颂声又微。彼美人兮在天路,马蜷局兮将安归。古人所怀已汩汩,今人所怀又忽忽。我亦东西南北人,相逢且尽杯中物。

宝奁香歇掩铅华,旧合春归老监嗟。画栋重来当日燕,玉栏犹发去年花。

雉堞平来堑拥沙,绿芜阙处见人家。山河旧影藏秋月,关塞新声起暮笳。玉蕊已为亭下草,蒺藜不是眼中花。当年风舸经行地,枯柳无枝寄宿鸦。

徙影留痕两渺漫,如期老至岂相宽。迷离睡醒犹馀梦,料峭春回未减寒。耐可避人行别径,不成轻命倚危栏。坐知来日无多子,肯向王乔乞一丸。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风萧萧,雨萧萧。山云漠漠,庭叶飘飘。普天匝地,祖意活鱍鱍。满眼满耳,心印何昭昭。便与么去,衲僧门下,大故相辽。行到水穷山尽处,可中别有路通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