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舒教授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
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
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
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屦。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归来北堂暗,一一微萤度。
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
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作品评述

《雨中过舒教授》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在雨中拜访舒教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安逸宁静的环境中追求自我修养的情愫。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
轻薄的帘子外面是稀疏的竹子,竹丛中间细细的雨滴。

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
窗户静静无尘,几个砚台上冒出寒雾。

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
美人喜欢寂静独处,虽然有得到的缘分,却没有追求者。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
坐在蒲褐上,仿佛在修行静坐,起身时倾听风的低语。

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屦。
客人来了也淡然无欲,轻轻洒扫清理冠帽和鞋履。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喝浓茶来洗去心头的迷惘,香气使心绪清澈。

归来北堂暗,一一微萤度。
回到家中北堂,昏暗中微弱的萤火虫一一飞过。

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
在人生的忧患之中,找到一处宁静安逸之所。

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放飞的风筝后悔过去的欢笑,黄色的狗悲伤地意识到已经晚了。

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除了像陶渊明那样有节制的人,谁能懂得这种闲适的趣味。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宁静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描述雨中的竹子、窗户无尘、砚台上的雾气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诗中的美人喜欢独处,不追求名利,对于安逸宁静的生活感到满足。诗人自我陶醉于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喝茶、清理冠帽和鞋履等细节,表达了对心灵的净化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最后,诗人以飞鸢后悔过去的欢笑和黄犬悲伤地意识到已经太晚来反省的形象,表达了对于生活的一种深刻思考和对于安逸自在生活态度的肯定。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展现了苏轼在宋代社会环境中的独特心境和对安逸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名利和浮躁世俗的反思《雨中过舒教授》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
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
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
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屦。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归来北堂暗,一一微萤度。
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
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中文译文:
稀疏的帘外有竹子,竹丛间有细雨。
窗户静静无尘,几个砚台上冒出寒雾。
美人喜欢幽静独处,有得到的缘分却没有追求者。
坐在蒲褐上,仿佛在修行静坐,起身时倾听风的低语。
客人来了也淡然无欲,轻轻洒扫清理冠帽和鞋履。
喝浓茶来洗去心头的迷惘,香气使心绪清澈。
回到家中北堂,昏暗中微弱的萤火虫一一飞过。
在人生的忧患之中,找到一处宁静安逸之所。
放飞的风筝后悔过去的欢笑,黄色的狗悲伤地意识到已经晚了。
除了像陶渊明那样有节制的人,谁能懂得这种闲适的趣味。

诗意和赏析:
《雨中过舒教授》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宁静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自我修养和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诗人展现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

诗中的竹子和雨滴、无尘的窗户、冒雾的砚台等细节描写,创造出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这些景物反映了自然界的安详和纯净,与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相呼应。

诗中的美人喜欢独处,不追求名利,对安逸宁静的生活感到满足。她乐于享受幽静、自由的时光,与尘世无关,与她相伴的只有自然和内心的宁静。

诗人自我陶醉于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喝茶、清理冠帽和鞋履等细节,表达了对心灵的净化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茶的香气洗去了心头的迷惘,使思绪得以清晰。在宁静的北堂中,微弱的萤火虫在昏暗中飞过,给人一种寂静和温馨的感觉。

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安逸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和浮躁世俗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一门新茹痛,八座近云亡。祸故近贤者,风流失望郎。葬帷笼淡月,挽铎诉清霜。祖烈系谁绍,三槐老北堂。

不禁归梦五更长,出见宽闲若故乡。天外惨舒云黑白,陇头大小麦青黄。水虽四泽无芦苇,地不多山少柘桑。却有一般堪爱赏,虬髯老桧郁苍苍。

炎炎赤日当空烧,簿书围坐如居窑。黑云压檐忽迢嶢,急雨鼎来风驾潮。弹压旱气苏枯焦,祝融退听不敢骄。父老歌舞看稻苗,杀鸡买酒更相邀。我亦巾褐凉萧萧,酒醒点滴闻梧蕉。珍簟不御扇罢摇,安用万里登凌歊。

断云将雨过桥南,谁起庄门憩雨谈。雀喜客来喧古棘,蛙嗔人过没深潭。莲房堕粉风初歇,稻叶抽珠水尚含。村酿沽来薄难醉,不妨此兴为诗酣。

桑颖骚骚麦又萎,雪花如碗雨如丝。老天只解苦黔首,快活贵人那得知。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万里归来云水乡,逢春得酒且彷徨。好贤谁似双松吏,使我时终一石狂。忽与高唐来鼠目,却令朱户锁梅妆。先生取瑟吾知己,安得从今不举觞。

夷门道人墨为手,艺如巫咸日中走。逢人便与墨模糊,西里自妍东里丑。不须更相邑中黔,面比乌鸦色未深。为抬墨手高处问,我手何如君子心。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孤艇渺烟波,衡门暗薜萝。衣冠醉学究,毛骨病维摩。抚几时长喟,临觞亦浩歌。无劳问蜗角,蛮触正横戈。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缆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

一派秋声,年年向、初寒时节。早又是、半天惊籁,满庭鸣叶。几处捣残深院日,谁家敲落高楼月。道声声、总是玉关情,情何切。斗云起,偏激烈。随风去,还幽咽。正归鸿帘幕,栖鸦城阙。闺阁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经年别。当此时、寂寞倚阑干,成愁结。

崑崙高哉二千五百馀里,日月相隐避。黄河发源下有渥洼水,大宛群马饮其澨。天马下与群马戏,产驹一日可千里。滴汗化作燕支水,国人缚藁为人置水际。久与马习不经意,一朝却被人馽击。张骞使还报天子,天子不惜金珠与重幣,期以此马可立致。大宛使人欺汉使,致烦浞野楼兰七百骑

栽松成径百余尺,隔径开堂似两家。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未开花。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衰病不胜杯酒困,醉归倾倒欲乘车

西来渐觉细尘红,扰扰舟车路向东。可惜夏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风。

西望岷峨天一方,谁都地险绝遐荒。皇风已喜浑无外,国势那须别有疆。黄鹤盘空飞不过,金牛拔地去何长。汉庭四海皆臣妾,一曲歌风未忍忘。

自我观世间,色色厌逐迫。个中无尺地,漫不见阡陌。中有南柯游,未怕东方白。闭眼一榻多,开眼六合窄。弥明息如雷,非我门下客。觉寐两不知,偃仰有真宅。

几年参四教,孤影托三衣。自识閒机了,谁甘苦行归。秋藤溪水活,雨叶寺墙肥。觉得真如处,空房不掩扉。

今岁重阳经闰早,金蕊粲繁枝。玉殿珠楼步辇随。高兴在东篱。且泛金英同潋滟,休与傲霜期。只恐秋香一夜衰。须插满头归。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