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软苎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作品评述

《蒲团》是宋代冯时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瘦骨嶙峋的人坐在蒲团上,他的身姿像只老鹤被清晨的霜惊起。蒲团软软的,与溪水和苎苇相连,他独自一人坐在这个风月堂中。四季更替,自然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变化,他盘腿而坐,穿越着炎热和寒凉。达官贵人喜欢锦绣的茵席,而他身边的妙姬则穿着华丽的罗衣裳。寒士则倚靠在清秋之上,忧愁之中泪水涟涟。他告诉这位君主不要再挽留他,他想要坐在这里,与世界相忘。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写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达官贵人享受奢华的生活,穿着锦绣,而寒士却过着清贫的日子,沉浸在忧愁之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身体姿态和物质表象,传递了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瘦骨支离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在世间历经风霜,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蒲团象征着安逸与自在,作者渴望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超越。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于权贵生活和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寻求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的沉思和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内心追求的重要性,呼唤着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诗词推荐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岩穴。欣逢会心友,提携步林樾。云中野僧居,树梢清磬发。不惮登陟劳,遂得造石窟。门前羃萝茑,座后翳松栝。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问我从何来。执手道契阔。食我青精饭,语我颇谆切。教我去众巧,使我守一拙。我诚服其言,毕志不敢越。他年定依止,相与

暮归紫陌尚鸣珂,夜哭逡巡接浩歌。渐老为郎逾蕴藉,平生从仕亦蹉跎。笙沉缑岭空乘鹤,书绝山阴欲换鹅。日落九原车马散,悲风更向白杨多。

远出渔阳北击胡,将军谈笑挽雕弧。千金底购单于首,赎得沙场战骨无?

回头省悟。识破浮生如一梦。弃物搜真。忘想忘形出六尘。天清地静。上下冲虚光日莹。宝灿元神。游奕黄都紫府春。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手持扫天帚,六合如尘埃。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维时六骥足,绩与英术陪。功成锵八鸾,玉辂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肥弓力强。虎皮裁鞍鵰羽箭,射杀山阴双白狼。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令行急。戎王半醉拥貂裘,昭君犹抱琵琶泣。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翠袖捧金蕉,酒红潮、香凝沁粉。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恨眉羞敛,往事休重问。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青海城高寒吐月,白龙堆下沙如雪。一镜明明圆复缺,长倚关山照离别。胡笳声悲胡马嘶,五更影落阴山西。铁衣寒重露凄凄,兰闺正掩残灯啼。

齐王未知瑟,吴犬终怪雪。越游售章甫,念子当折阅。一鸟岂无年,百计但有舌。西风吹晓波,晨景散文缬。嘈嘈双橹鸣,万里欲俄瞥。江山真可人,得酒慰愁绝。咄咄无足云,与子男儿别。

旧时天禄校书郎,习气薰人老未忘。可笑当窗楮生面,却成宫额半涂黄。

少学真华国,郎潜劣晚逢。几看新贵驶,独抱古文终。梦事一丘尽,遗编千载公。空余细论恨,裳锦玉楼东。

华筵布巧。绿绕红□花枝闹。朵朵风流。好向尊前插满头。此花妖艳,愿得年年长相见。满劝金钟,祝寿如花岁岁红。

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词人不能工,变怪生崛奇。汶上大夫者,得法灵均师。修辞滋其平,不以怒出之。白云自多态,流水长清漪。作者云已往,知者其为谁。九诵的子孙,八鸾行康逵。天将龢其声,复见风骚遗。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惟有避役难,追逮

鹜行散尽室如冰,数卷残书一穗灯。尚有茹荤兼饮酒,不然全似打包僧。

竹君清绝润於玉,谱牒出自淇之澳。移根分种置吾庐,才隔樊墙即家塾。塾之所有无非书,师友摛文剪其芜。此君儿郎趣亦雅,骈头相过纷铺舒。鲜鲜绿色照邺架,骎骎宗祖可方驾。钩章题品得骚翁,倍使新篁长光价。矛甲鏦鏦看击云,未逊六千君子军。琅玕一一如椽大,此中更有风月存。

莫恋金银财宝,休窥玉貌花容。百年终是落顽空。背了无生法认。欲识玄元正理,须明太上家风。至神至怪悟无穷。此个逍遥自分。

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天人。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和我真。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人间万卷庞眉老,眼见堂堂入草莱。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山花不语如听讲,溪水无情自荐哀。犹胜黄金买碑碣,百年名字已烟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