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度絜辞三章(其一)》
拼音和注音
ǎo jǐng hú lu zhù shā gǒng , gē bì dèng pán jiē gǔ dǒ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葫芦: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玩赏。2.这种植物的果实。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拗颈葫芦贮砂汞,戈铋镫槃皆骨董。
褊心推测宁有凭,万里青天量针孔。
将军食粟一石多,美人倾脂流满河。
可怜蝴蝶三春老,但怨春花不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