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玩荷花》)》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越女玩赏荷花的情景。
诗词内容描绘了荷叶上残存着的秋露,红色的荷花衣已逐渐凋零,暗香也随之消散,显示出深秋的凄凉之感。越女对荷花凋谢感到迷恋,她含情脉脉地望着长袖倚在栏干上,表达了她对美景的倾慕之情。诗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女子的雅致情趣的赞美。
这首诗以极简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把握住了时节变化,将诗人的内心感受融入其中。通过对荷花凋谢的描绘,表现了淡然从容的胸怀和对美的追求。越女的形象给人以温柔贤淑、典雅高洁的感觉,又增添了凄凉的意境。
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女性美的独特领悟。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极为凄美,给人一种凄清、恬静、温柔的感觉。诗人以简洁的笔法,将意境与情感相融合,给人以一种深层次的触动和思索。人们在阅读这首诗时,会不由自主地沉醉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感受。
作者介绍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