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悲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
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作品评述

自悲

火宅煎熬地,
霜松摧折身。
因知群动内,
易死不过人。

中文译文:
独自悲伤

火灾肆虐,
寒霜摧折我。
我明白在人群中动荡,
死亡对于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忧伤,表达了生活中的无奈和艰辛。

诗中以火灾和寒霜两种极端的自然灾害来比喻作者身心的煎熬和困顿。火灾象征着生活中的痛苦和煎熬,寒霜则意味着严寒的环境摧折了作者的身心。作者用这些形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伤和困顿。

接着,诗人写道“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认知。无论是火灾还是寒霜,死亡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作者有着清醒的觉悟,对于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有着深刻的了解。诗人通过这句话暗示人生的艰辛和浮华,并以此引发读者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对于生活的痛苦的追求。通过对于自然灾害的形象化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脆弱的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奈和苦难,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依旧当时似花面。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能变新声,随语意、悲欢感怨。可更余音寄羌管。倦游江浙,问似伊、阿谁曾见。度已无肠,为伊可断。

元宵节

生世胡为尔许迟,况经事变与时移。论文尚喜两公在,一见何胜隔岁离。落木长江天末恨,清风朗月卷中诗。有怀曾子今冥漠,雨泪真成满面丝。

元宵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元宵节

东家蝴蝶爱悠扬,不肯轻飞过短墙。剩买麝煤千百斛,暖熏浓抹到沈香。

元宵节

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

元宵节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元宵节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元宵节

种接他枝宿土乾,花开抵得北风寒。蛹须负雪疑蜂蛰,毛叶粘霜若蝟攒。蕤破极冬悬蜡蒂,果收初夏摘金丸。冻香便觉饴如蜜,树掩卢村月色宽。

元宵节

深林尽处背浮图,却悔舆篮不跨驴。珍重病僧留别语,晦庵去后亦来无。

元宵节

瑞应金穰均禹甸,一边洗甲谁言战。关河岂但犬羊奔,郊薮殆将麟凤见。

元宵节

东日平明际,北窗高卧时。五经方坦腹,百虑且伸眉。蕉覆从疑鹿,槐安更猎龟。觉来还一莞,七碗玉川诗。

元宵节

吏卒稀仍散。僮奴野自亲。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元宵节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元宵节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元宵节

各自媚春光,轻红映浅妆。日融花气暖,忘却是谁香。

元宵节

橡叶冈头释马衔,区中奇观得穷探。岸空飞鼠声相应,江静群峰影倒涵。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谈。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元宵节

真游六六洞中仙。骑鹤下三天。休道日斜岁暮,行年方是韶华乐天诗有“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之句。相逢一笑,此心不动,须待明年。要得安排稳当,除非四十相连。

元宵节

春眠不觉夜来风,桃萼犹沾未尽红。愁绝小湖山畔路,同云疏雨晚濛濛。

元宵节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元宵节

琮琤林涧只听闻,想见萦崖络石纹。忽作惊湍溅飞雹,半随花雨落纷纷。

元宵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