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潭

山深地僻人稀到,安得沧浪孺子歌。
缨上本无尘可濯,莫将止水强杨波。

作品评述

《濯缨潭》是宋代诗人陈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濯缨潭
山深地僻人稀到,安得沧浪孺子歌。
缨上本无尘可濯,莫将止水强杨波。

译文:
在深山僻地,人迹罕至,我多么希望听到沧浪之波的歌声。
缨上原本没有尘土可洗净,不要强行使静水激起波澜。

诗意:
《濯缨潭》描绘了一个山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山深潭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幽静之美的向往和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歌声,沧浪之波的歌声象征着纯真和活力。

赏析:
《濯缨潭》通过对山潭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诗中的山深地僻、人稀到,揭示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僻静之地,这种环境给诗人带来了平静和宁静。诗人以沧浪孺子歌作比喻,表达了对纯真无邪的向往和珍惜。缨上本无尘可濯,莫将止水强杨波这两句警示人们不要强行去改变自然的本质,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顺应自然的节奏。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山水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蛮触非是。识破心颜如弃*。痼疾云山。猿鹤相陪尽日闲。一壶风月。清净光明相照彻。内外俱空。无执空心触处通。

画舫前头碧湛空,晴云低影更溶溶。横陈景物无央数,尽献诗翁阿堵中。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标标

昨夜虎丘山上望,一轮明月照苏州。

春工领略。占破群花萼。对流景,伤沦落。踏青心缕懒,病酒情怀恶。无奈处,东风故故吹帘幕。腕玉宽金约。一去音容邈。鱼与雁,应难讠乇。从前多少事,不忍思量著。心撩乱,斜阳影在栏干角。

才子南看多远情,闲舟荡漾任春行。新安江色长如此,何似新安太守清。

一病兼旬百不禁,愈牵归梦绕家林。向来岂有功名念,此去断无人我心。但愿天怜将就木,许从人欲便投簪。若蒙不靳清闲福,尚惜余年尽寸阴。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者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栏角 一作:阑)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大帝闲吹破冻风,青云融液流长空。天人醉引玄酒注,倾香旋入花根土。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

茅舍松棚隔小桥,碧帘斜挂竹篱腰。猪头煮去和皮擘,牛肉秤来带骨烧。村酒不图邀客醉,野花复喜向人娇。归舟不用撑明月,只倩西风借晚潮。

绿萼全胜红萼好,新枝争亚旧枝长。赏心未减春风蝶,傍蕊穿花栩栩狂。

三朝橐珥真王子,万卷诗书大布衣。我尚不知身是贵,人于何见昨为非。东朝特在成西序,放去分明是召归。时觐重华谈物表,君臣相对两忘机。

石涧寒流不尽,茅檐宿雨初晴。幽客眠云未起,四时鸟弄春声。

往岁声驰淮海滨,曾歌紫绶照青春。光华万里千古无辈,献纳三朝国有人。剩约横山供胜事,细凭芳醑寿斯辰。百年黄阖身犹健,重看归来一幅巾。

初非远道思绵绵,自是岑岑懒涉川。咫尺却成千里隔,蹉跎还负十分圆。坐看碧落飞金镜,遥想黄楼运笔椽。宽约重阳各强健,登高同赋去年篇。

送闰师之长安谢紫衣。

森然修竹满晴窗。山色净明妆。无限凄凉古意,白萍红蓼斜阳。松风一枕借僧床。馥馥桂花香。暂远世尘萦染,坐令心地清凉。

暮去朝来无定期,桑田长被此声移。蓬莱若探人间事,一日还应两度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