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周弼的《萧山县下遇雨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lěng zuò kàn tā qí kè mǎ , bàn ān ní shuǐ tà chūn ch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潮:1.春季的潮汐,形容其势之猛。2.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写于1871年。
踏春:(动)春天到郊外散步游玩。
泥水:1.带泥土的水。2.指建造房屋。
周弼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原诗
年来沙涨卒难消,更觉西兴渡口遥。
冷坐看他骑骒马,半鞍泥水踏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