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乡侯灯夕六首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作品评述

《和乡侯灯夕六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去逢春尚怯寒,
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
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
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
几点渔灯照碧湾。

中文译文:

年老迎春依然畏寒,
穷困之时,哪能靠近鳌山。
不要与画隼争艳,穿着朴素的巾帽,
姑娘们倚窗对着捕萤的囊篮坐下,
封闭自己的心灵世界。

曾经听过仙韶乐声在帝王宫殿中飘荡,
如今却身披宫廷锦绣,被贬离尘世。
溪村虽然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
但是几点渔灯照亮了碧波万顷的湾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刘克庄对老去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感到自己年老时仍然畏寒,意味着他在年老之后依然面临着艰难和困苦。牛衣那得傍鳌山,指的是作者身处贫困之中,无法接近富贵的地方,鳌山象征着荣华富贵的象征。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的态度和生活状态。他告诫自己不要去追求虚荣和名利,不要与画隼(指豪华的装饰)争艳,而是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姑娘们对着捕萤的囊篮坐下,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与现实世界隔绝的心态,闭关意味着封闭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去迎合世俗的浮华。

在第三节中,作者回忆起曾经在宫廷中听到的仙韶乐声,这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音乐,而如今他却被贬离了尘世,身披宫廷锦绣却离开了帝王的宫殿,被谪居在尘寰之间。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荣华富贵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最后两句描述了溪村的景色。溪村虽然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但是几点渔灯照亮了碧波万顷的湾湖,意味着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够找到一些美好和宁静。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安慰和启示,即在平淡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整首诗词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和心态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对富贵与贫困、名利与朴素、尘世与离世的对比,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虚荣与朴素之间的思考和选择。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境况和感慨,表达了对年老时依然面临困苦的无奈和对过去荣华的怀念。然而,他同时也呼唤着内心的宁静和追求。最后,他通过描绘溪村的景色,表达了在平凡中寻找美好和宁静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它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虚荣和贫困的矛盾选择,以及在平凡中寻找内心宁静和美好的启示。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殿影高低云掩映,松阴缭绕步徘徊。从今莫厌簪裾累,不是乘轺不得来。

明明在上,时维太宗。允武允文,丕基绍隆。于肃清朝,昭报是岂。皇灵格思,福禄来同。

日长不废读书功,我与宗人老颇同。病起自羞黄面老,兴来人笑白头翁。剖瓜未信能祈巧,结柳终须学送穷。樽酒论文定何日,碧云暮全忆江东。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穷通系命不由才,富贵偏宜老后来。花草犹教有先后,凭君试看北枝梅。

西楼美人不受呼,清筝一曲似罗敷。可无东厩五花马,去博西楼一斛珠。

两重江外片帆斜,数里林塘绕一家。门掩右军馀水石,路横诸谢旧烟霞。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若到天台洞阳观,葛洪丹井在云涯。

歌尽骊驹落日寒,相思无处问平安。客愁白发三千丈,世路青泥百八盘。夜月梅花频入梦,秋风菰米强加餐。高山如故丝弦在,懒向旁人取次弹。

衣薰三日不歇,莸臭十年未已。宁为蔚宗香传,不作魏收秽史。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

魏留十七助防边,埋没盐州十八年。衣屦穷空委胡妇,糗粮辛苦待山田。关河旧路频回首,腹背他时两受鞭。邂逅得归耶战死,母随人去亦萧然。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得失荣枯付分休,康强之外复何求。灵台洞徹天无夜,银海精明月正秋。谩赋律章酬诞节,旋沽官酝破羁愁。生来结得梅花伴,长占春风第一筹。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脁望长安。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铜井炎炉

妙处和春莫遣知,晚尊随柳逐花移。落花绣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时。

颓颜早觉衰,乃藉药扶持。及此季冬日,预修来岁宜。鼎成无犬见,蜜炼有蜂知。借问月中兔,长年何所为。

白云堆里奋苍*。横亘洞庭秋。掀髯舞爪何狞恶,峥嵘势、抉石崩流。飞入君家栏槛,满堂风雨飕飕。须叟烟雾漠然收。幻出老松揪。谁濡墨汁传神妙,森森露、铁戟戈矛。对此翠涛银浪,也胜瑶岛沧洲。

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

世人老去不知休,只羡三公与五侯。争似山僧都不会,困来衲被便蒙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