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胜之三首

要知太守怜孤客,不惜阳春和俚歌。
坐睡樽前呼不应,为公雕琢损天和。

作品评述

《和王胜之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

要知太守怜孤客,
不惜阳春和俚歌。
坐睡樽前呼不应,
为公雕琢损天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太守王胜之的赞赏和敬佩之情。诗中,苏轼告诉读者,王胜之非常同情和关心那些身处异乡的孤独客人,他不顾一切地与他们共享阳春美景和俚歌(指民间的歌舞)。然而,太守坐在酒桌前却没有回应,仿佛沉睡一般。这使得王胜之为了公正和正直而感到痛苦,就像刻在天空中的图案被损坏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王胜之的夸赞和苏轼对其行为的反思,展现了对真正公正和正直的追求。诗中的"怜孤客"和"阳春和俚歌"代表了温暖和欢乐,而"坐睡樽前呼不应"和"雕琢损天和"则象征了王胜之在追求公正和正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苏轼对王胜之的钦佩,也反映了对道德价值观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正义和公正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而且这些困难可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都很巧妙地传达了这种思想,使得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丁督护,念我苦。未亡人,殇鬼妇。古若无衔冤,乾坤无风雨。

蜀丝趁日染干红。微暖面脂融。博山细篆霭房栊。静看打窗虫。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团团四壁小屏风。啼尽梦魂中。

为政贵中和,偏徇古无取。无心斯善应,奸誉乃其蠹。柰何闻见间,往往用心误。扶弱抑其强,古或垂此誉。世异俗且殊,处今犹徇故。曲直本不昧,强弱岂所据。君子不此恤,情伪溷丹素。富室被剥朘,日有贫窭虑。士夫受加陵,悔不齿编户。赢弊取必胜,玉色吞气去。不知世富室,如母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城中岂云隘,我见无夷途。所以庞德公,车不向此驱。斜阳挂林杪,野花续春馀。数年何处客,昨夜独归船。飘泊知何处,艰难亦到僧。更长初过雁,蛰后稍无蛩。

摧强挫锐,常搜己过。处真常、毋劳打坐。每向人前,须做小、无心做大。坎离中、虎眠龙卧。不憎不爱,无人无我。又何愁、非灾横祸。自在逍遥,与云朋、霞友唱和。占清闲,自家几个。

麦田小雨陇微于,草树欣欣照晚晴。花下客来醒亦好,犹胜闭户过清明。

余甘齿颊。酒□半酣,漏声频促。月下传呼,风前掺别,无因留客。丁宁玉_磨香,为料理、十分醒著。后会何时,前欢未尽,明朝重约。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挟冷朝阳未吐光,小池犹有夜来霜。东君自识沈潜意,谁道阴柔解变刚。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街排巷比宛如裁,户户窗前花盛开。双髻儿童争问客:缘何不到我家来?

岸影映溪似溪浅,溪光覆岸如岸远。扁舟尽日溪岸间,花香拂衣帘半卷。兴长不碍孤云飞,心闲恰与明月迟。渔歌欸乃声断续,有酒不饮当何时。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夜久风渐息,深院无人声。

自愧无缘去大梁。亦无心意学贤良。夷门道友我思量。予在环墙调水火,诸公何日绝炎凉。山侗叮嘱悟黄梁。

画楼红湿斜阳,素妆褪出山眉翠。街声暮起,尘侵灯户,月来舞地。宫柳招莺,水荭飘雁,隔年春意。黯梨云,散作人间好梦,琼箫在、锦屏底。乐事轻随流水。暗兰消、作花心计。情丝万轴,因春织就,愁罗恨绮。昵枕迷香,占帘看夜,旧游经醉。任孤山、梨雪残梅,渐懒跨、东风骑。

迩来才力愈衰迟,说向诸公笑脱颐。来对老夫何所见,归求文字有余师。相期要作后雕柏,自献当同前列龟。莫学一官今潦倒,白头深愧伐檀诗。

六百里巉岩,岚光霁後添。经年吟未得,尽日看无厌。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气蒸丹水碧,脉润紫芝甜。岭碍翻云鹘,峰遮落海蟾。涧深春有冻,影阔夏无炎。势斗嵩井华,名欺霍与灊。石危蹲虎脚,松老髯龙髯。晓榻便欹枕,晴楼懒下帘。未能栖岫幌,犹道佐彤襜。望久衣襟湿,登多

大江北去。未到沧溟终不住。淮水东流。日夜朝宗亦未休。香炉烟袅。浓淡卷舒终不老。寸碧千钟。人醉华胥月色中。

陂陀茶山西,草树无空空。呼儿锄其荒,花木乱栽种。葩华以时折,芗泽得风送。真成摩诘病,幻出天女供。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灵坚不自持,玉陇纷一哄。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诚能返其流,当见寂不动。花飞已无踪,香过忽如梦。于焉自闻闻,尔乃得大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