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挽黄山周正卿》
拼音和注音
yǔ jūn xiāng shí biàn xiāng zhī , què tàn xiāng féng zuì hòu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相识:(动)互相认识:~多年。②(名)互相认识的人:旧~。
相知:(动)相互了解,感情深厚。②(名)相互了解、感情深厚的朋友。
最后:时间或次序上居于末了的位置。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与君相识便相知,却叹相逢最后时。
沧海几回明月夜,黄山终负薜萝期。
秋风野水寒猿断,落叶荒原吊客悲。
遥想泉台今不恨,传家应有凤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