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舅氏元美先生二首

浔阳千里恨春潮,一去麻姑信息遥。
华表纵教归白鹤,也应城市半萧条。

作品评述

《哭舅氏元美先生二首》是明代曹子念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舅舅元美先生的哀悼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哭舅氏元美先生二首

浔阳千里恨春潮,
一去麻姑信息遥。
华表纵教归白鹤,
也应城市半萧条。

诗意:
这首诗词以浔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舅舅元美先生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作者对离别之后难以传达消息的思念之苦,以及城市在失去元美先生的引领下变得荒凉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的开篇就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诗中的"浔阳千里恨春潮",通过浔阳这个地名和春潮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之情。浔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一带,与作者与舅舅元美先生的离别相距甚远,增加了离别的无奈和痛苦感。

接着,诗中提到"一去麻姑信息遥",表达了作者对舅舅的思念之情。麻姑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这里用来比喻舅舅远离,消息无法传达,使得作者在思念之中倍感遥远和孤寂。

在第二首诗中,作者提到"华表纵教归白鹤",华表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耸的石柱,常用于标志城市的繁荣和富饶。这里,华表成为了寄托哀思的象征,作者希望舅舅能够以白鹤的形态返回,这不仅是对舅舅的思念,也是对繁荣城市的期盼。

最后一句"也应城市半萧条",描绘了城市在失去元美先生的引领下的凄凉景象。元美先生的离去使得城市变得荒凉,生活不再如往昔那般繁华,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深情表达了作者对舅舅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同时通过城市的变化展示了舅舅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它既是对亲情的表达,也是对社会变迁的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几年无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花竹禅房成小款,笑谈不觉到斜西。

早晚以成行色,主人莫与留延。正当春月艳阳天。去赛从前心愿。执状去呈仙尉,殷勤早与周旋。不辞客路往来难,暂辍舞裙歌扇。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此时闻者堪头白,况是多愁少睡人。

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迎霜红叶早,过雨碧苔鲜。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旧游多绝席,感物遂成篇。更许穷荒谷,追歌白雪前。

北墅花连屋,东园菊绕庄。病长陪客坐,老不厌人狂。鹅鸭双陂雨,楂梨小树霜。他年倘相遇,里邑定名方。

缥缈瑶城。客情春小,本分寒轻。霞佩云裾,步联西母,笑倚飞琼。那堪四美都并。喜气与、祥云共生。自在风流,融融箫玉,楚楚兰馨。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发廪宁忧岁,防边不待秋。古为汉循吏,今说李成州。劲气横关陇,神光射斗牛。竹林天下士,一第可无求。

银箭初传暖律延,微和渐扇物华妍。彩幡红镂宜春字,永奉宸慈亿万年。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当馈而今渴将材,岂无枭俊尚沉埋。不曾荐得云中守,也道身从省户来。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屐声何土遣瞿昙,示病溪翁为扫庵。檐葡香中一盂饭,不妨归去饱同参。

拥鼻南窗对晚阴,自怜终日坐萧森。相如未遂题桥志,工部虚劳恋阙心。尽辨赤心遭白眼,聊将彩服照青衿。东邻况有陈惊座,时得花前一盍簪。

故将罗袖裛啼痕。纷纷事如麻。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顿悟修行道理,除情战睡敌魔。不贪名利少风波。懒散随缘且过。饥后寻街乞饭,饱时信步蹉跎。闲来古庙唱哩*。逍遥谁人似我。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簟凉襟袖清,月没尚残星。山果落秋院,水花开晓庭。疏藤风袅袅,圆桂露冥冥。正忆江南寺,岩斋闻诵经。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