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赋

萝洞兰烟绕烛徽,三更三点妓成围。
鱼吹绿酒常双跃,雁列瑶筝不独飞。
隔座送阄喧中射,当筵呼掺促更衣。
鸡鸣乐极翻凄断,阙月纤纤照影归。

作品评述

《席上赋》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宴席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宴席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萝洞兰烟绕烛徽,
三更三点妓成围。
鱼吹绿酒常双跃,
雁列瑶筝不独飞。
隔座送阄喧中射,
当筵呼掺促更衣。
鸡鸣乐极翻凄断,
阙月纤纤照影归。

诗意和赏析:
《席上赋》以宴席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欢乐背后的无常的思考。

诗的开篇,“萝洞兰烟绕烛徽”,以萝薇花的形象与烛光相映成趣,形容宴席上的氛围温馨而雅致。接着,“三更三点妓成围”,描绘了妓女们围绕在宴席上的情景,使整个场景更具生动感。

接下来的两句:“鱼吹绿酒常双跃,雁列瑶筝不独飞”,运用了鱼和雁的形象来描绘宴席上欢乐的氛围。鱼吹绿酒双跃,形象地表达了宴席上欢声笑语的喧闹场面,而雁列瑶筝不独飞,则展现了宴席上人们的欢聚和共襄盛举。

诗的后半部分,“隔座送阄喧中射,当筵呼掺促更衣”,通过描绘喧闹的气氛和热闹的场景,再次强调了宴席上的热闹和欢乐。

最后两句,“鸡鸣乐极翻凄断,阙月纤纤照影归”,以鸡鸣为时刻的转折点,暗示宴席的结束。鸡鸣乐极翻凄断,表达了欢乐的极致会转瞬成为凄凉。阙月纤纤照影归,月光洒在人们离去的身影上,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情感。

整首诗以宴席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情感转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欢乐和离别的感悟。诗中运用了花、烛、鱼、雁等形象,以及鸡鸣和月光的象征意义,构建了一个细腻而意蕴丰富的画面,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和欢乐的思考。

诗词推荐

仆也环堵人,公也钧天居。本出元子下,岂必竹马余。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萍飒风池香满船,杨花漠漠暮春天。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下江值云簇,水色透沙清。挂席风势烈,两岸无人行。野市门多关,久绝鸡犬声。时势驱之然,茫昧嗟予生。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浮荣梦幻耳,世事春云轻。邻船羞小鲜,佐以红酒烹。欣然暖曲身,慨此奔走情。退省毋悠悠,进寸徒营营。拄笏看西山,归来有时成。

南僧如竹{上竹下韦},在处即成林。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云泉香火里,日夕长苦吟。为我有时名,踏雪来相寻。相寻缘底事,论诗复鸣琴。我是折腰吏,衣带尘土侵。何以谢吾师,恨无虞师金。

洛阳才子见长沙,自识中丹鬓未华。文武才全皆不试,丹青笔妙更谁加。老杉列在堂皇上,小景将归学士家。我有故山常自写,免教魂梦落天涯。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苍崖双起秋云齐,乱峰迸出如攒犀。石棱涩不容马蹄,下马步入荆榛豀。瀑泉沃雪拖白霓,落潭横引成清溪。老木长藤咫尺迷,兴兰欲出忘东西。

柳色花光动建章,从今步辇日寻芳。亭亭红繖随黄屋,万里驰驱笑穆王。

潇酒佳人,风流才子,天然分付成双。兰堂绮席,烛影耀荧煌。数辐红罗绣帐,宝妆篆、金鸭焚香。分明是,芙渠浪里,一对浴鸳鸯。欢娱,当此际,山盟海誓,地久天长。顾五男二女,七子成行。男作公卿将相,女须嫁、君宰侯王。从兹去,荣华富贵,福禄寿无疆。

安将军,紫髯铁面多战勋,猛气散作西山云。前年红巾入城府,赤子满城谁父母。将军血战城东门,五百健儿齐奋武。更有大郎猛于虎,身属櫜鞬宝刀舞。匹马夺桥入贼坞,杀贼尽作河边土。将军父子真有功,今日浑如笔画空。将军功,岂不好,弁山入云青不了。

画桥通小市,深院欲黄昏。爱月先移烛,留香每闭门。李侯有佳句,乐令善清言。老病贪搘枕,何由共一樽?

帝宅震方,在德惟木。宣仁赋和,大生□育。祀法有虔,皇情允肃。神之格思,报以介福。

一雪林屋净,二雪皋隰新。三雪为瑞应,伊耆氏作春。

驿路红梅始着丛,春光将半未全融。蓬扉曙色经冬雪,麦陇余寒尽日风。残劫有灰秦故国,疏钟笼月汉离宫。古来无限兴亡慨,莫倚肴函百二雄。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东观时闲暇,还修喻蜀书。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桂蠹晨餐罢,贪泉访古初。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称觞喜对二阳临。况当弦月上,一醉祝千春。

暖脉匀青地上苔,拂尘题柱记花开。海风一夜吹山雨,却送春寒入寺来。

一拜虬髭便受恩,宫门细柳五摇春。男儿自古多离别,懒对英雄泪满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