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汝能传家,一第已及。
使进而为,不患无立。
奈何亲老,奉亲为急。
莫待异时,徒然涕泣。

作品评述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你能够传承家业,已经很不易。为了进一步发展,不必担心没有立足之地。可是如何面对亲人年迈,供养亲人成为急务。不要等到将来,只是徒然地流泪。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和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传家"指的是将家族的事业和价值观传承下去,继续发展壮大。诗人认为,传承已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只有不断进取,才能找到立足之地,实现更大的发展。然而,诗人也面临着照顾年迈的亲人的责任,这成为他急迫的任务。他呼吁不要等到将来,只是空泪一场,而是要及时行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诗人通过反问句和排比句的运用,将问题和答案交互呼应,使诗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传家"和"奉亲"两个重要话题,探讨了家族传承和亲情关怀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诗词中透露出一种责任感和担忧,同时也传递出对家族和亲人的深爱和关怀。整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责任和亲情的思索与回应。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叶野人舟,长将载酒游。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晓露满红蓼,轻波飏白鸥。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

隔岸轻舟不可呼,小桥独木有如无。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

当年此地瑞麒麟,预卜佳城寿槚春。早把一官为长物,永期千岁作全人。盈消虚息知时命,战履兢临保性真。马革裹尸空大,宁骑款段了閒身。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我梦扁舟浮震泽。

夏日飞火云,枕簟访深僻。坐此松竹林,冰泉嗽寒石。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馀。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

我因解绂远辞京,君为修琴暂入城。偶尔相逢春酒熟,飘然忽去暮烟生。山头学啸犹闻响,世上留诗不写名。西涧烦询张静者,年来注《易》几爻成。

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瞻望匪遥,槛穽斯阻。梦往从之,引手相抚。笑言未半,舍我不伫。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时。

古树何年涧底生,只今已与岭般平。千梢万叶无重数,一一分明报雨声。

善说相传唐世术,不言钱有晋人风。非钱可况言真寔,肯志寻常卖相同。

登眺台千尺,论心酒一尊。青霜侵树抄,丹叶舞江村。逐浪同浮梗,随风欲断魂。荣枯何足叹,此日幸归根。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四海指掌上,西浙复制置。机张要省括,万里发中秘。制劄天边来,夺我嘉兴尉。风流谁后人,太史山谷氏。老成负大才,初筮仅小试。雷行换风采,鼓作起憔悴。游刃绰有余,走笔浩无愧。青青岁寒姿,松柏森劲气。层冰几重重,坚可敌阳熂。置之筹幄中,秉心端不二。讨贼先正名,逆顺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舒阴致养,合大资生。德以恒固,功由永贞。升歌荐序,垂币翘诚。虹开玉照,凤引金声。

九成爰奏,三献式陈。钦承景福,恭托明禋。

寺甲于江左,身迎入禁中。如何净居殿,饿杀老萧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