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邦畿的《秋怀(其三)》
拼音和注音
shí sān xué wǔ zhèng chuí tiáo , shí sì ān chuī zǐ dòng x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学: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
垂髫:(书)(名)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洞箫:洞箫dòngxiāo箫,因不用蜡蜜封底而得名。
王邦畿
不详
原诗
十三学舞正垂髫,十四谙吹紫洞箫。
十五宫中初选入,百千人里荷恩饶。
麾蛟自可移沧海,跨鹤真能上碧霄。
今日见君如昨日,玉阑曾忆旧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