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作品评述

诗词:《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
朝代:唐代
作者:朱放

幽人自爱山中宿,
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个长松树,
半夜子规来上啼。

中文译文:
在幽静的山中住宿是我自己所喜爱的,
并且我住得靠近葛洪的丹井西边。
窗户里有一棵高大的松树,
在半夜里子规鸟飞来啼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的静谧之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诗人将自己形容为一个追求宁静的人,喜欢独自在山中过夜。他选择住在离葛洪的丹井不远的地方,这可能是因为他欣赏葛洪的道德思想和学问,希望能够接近这种精神寄托。

诗中窗户里的长松树成为诗人的伴侣和寄托,象征着坚韧和高尚。在深夜的时候,子规鸟飞来窗前啼叫,为诗人带来了一丝声音和生命的存在感。啼叫的子规鸟是山林中常见的鸟类,它的鸣叫声在古代被认为是凶兆的象征,但在这首诗中,它的到来却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和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孤独和思考的追求。诗中的景物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山静谧、自然鸟鸣的美丽画面,给人以宁静和思索的空间。这首诗揭示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的和谐的内在愿望,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于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

诗词推荐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风细云动鳞,雨余山弄姿。渊明短篱下,渐觉秋芳萎。岁华任自老,酒杯亦须持。种种愧古人,此段差可期。

坎止流行总付天,功名何用苦忧煎。樽中有酒宜欢饮,世上无人再少年。六国竟销苏子印,万金空铸邓通钱。悠悠世事俱成梦,但得清闲即是仙。

梅霖寒似麦秋天,风葛凄凄未脱绵。金弹落地卢橘熟,红裙委地石榴鲜。汨罗遗恨空千载,濑水閒居尚一年。蒲酒相邀须径醉,归寻枕席付高眠。

云间瀑布三千尺,天外回峰十二重。满耳怒雷飞急雨,转头红日在青松。

清晚窗前杜宇啼。游仙惊梦醉,断魂迷。起来窗下看盆池。伤春去,消瘦不胜衣。柳陌记年时。行云音信杳、与心违。空教攒恨入双眉。人已远,红叶莫题诗。

隈岩侧。怪生小院香来别。香来别。嫩黄细细,商量齐发。佳人敛笑贪先折。重新为阉斜斜叶。斜斜叶。钗头常带,一秋风月。

行李初逢雨,朝来犹望晴。沾濡端及月,惯习自忘情。密霭村村暝,流泉处处明。更馀三百里,江满看舟行。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红湿花枝软,青涵柳色鲜。未开新禁火,自起欲晴烟。坐卧销佳节,招寻忆旧年。故乡游乐地,心折泛湖船。

不与江水接,自出林中央。穿花复远水,一山闻杏香。我来持茗瓯,日屡此来尝。

人生要在行乐耳,四化相磨逝流水。溪山佳处饱遨游,莫为羶荤亲俗子。解龟谁顾谪仙人,玉局题墙亦遭嗔。世人例作叶公解,但喜画龙谁识真。何如便与尘寰绝,醉倒莫嫌茅店拙。青骢门外击垂杨,旋乞青禾剉白铁。

默默沧江老,官分右掖荣。立朝班近殿,奏直上知名。晓雾和香气,晴楼下乐声。蜀笺金屑腻,月兔笔毫精。禁树霏烟覆,宫墙瑞草生。露盘秋更出,玉漏昼还清。碧藓无尘染,寒蝉似鸟鸣。竹深云自宿,天近日先明。孱懦难封诏,疏愚但掷觥。素餐终日足,宁免众人轻。

何止千年与万年,岁寒松桂独依然。若无扬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已约月陂寻白石,更期金谷弄清泉。谁云影论纷纭甚,一任山巅复起巅。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噷则个。温存著、且教推磨。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生长江湖狎钓船,跨鞍塞上亦前缘。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醪酒芳醇偏易醉,胡羊肥美了无膻。扬州虽有东归日,闭置车中定怅然。

河岳挺灵异,星辰精气殊。在人为英杰,与国作祯符。襄阳得奇士,俊迈真龙驹。勇果鲁仲由,文赋蜀相如。浑浩江海广,葩华桃李敷。小言入无间,大言塞空虚。几人游赤水,夫子得玄珠。鬼神争奥秘,天地惜洪炉。既有曾参行,仍兼君子儒。吾知上帝意,将使居黄枢。好保千金体,须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