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木符发瑞,著象成文。
于昭大号,协应明君。
灵命有屡,鸿禧洞分。
歌以升证,休嘉洽闻。

作品评述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是一部隋代的诗词作品,作者佚名。该诗以太庙祭祀为主题,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盛况和神圣的氛围。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建隆以来,祭祀太庙的诗歌有十六首。木符发出祥瑞,预示着吉利的征兆。在庄严的仪式中,向着明君致敬。神灵的灵性屡次显现,幸福与吉祥如洞天分离。歌唱升腾,证明了吉庆的预兆,让人们欢乐和谐。

诗意: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以太庙祭祀为题材,表现了隋代祭祀仪式的盛况和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中描绘了祭祀时木符发出祥瑞的景象,预示着国家的繁荣和吉祥。诗人赞美明君的崇高品德,将祭祀仪式视为国家治理的象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仰,认为神灵的灵性屡次显现,为国家带来了幸福和吉祥。整首诗以庄重肃穆的语言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盛况,以及人们对吉利和祥和的向往。

赏析: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通过描绘祭祀太庙的盛况,展示了隋代社会的庄重和神圣氛围。诗中运用了富有气势的词语和形象描写,使整篇诗词具有庄严肃穆的氛围。木符发瑞的景象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吉祥,彰显了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诗人通过歌颂明君和神灵,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神灵保佑的信仰和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该诗词以其庄重肃穆的语言和神圣的主题,展现了隋代社会对祭祀和吉祥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明君和神灵的崇敬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客怀正赖春相与,苦欲留春天不许。送君一舸下南徐,落花起舞流莺语。鲛人浴出扶桑趼,天女染作红云段。君从何处得锦机,借与人间为样看。青杏园深暖漏长。柳绵如雪扑酒缸。吴姬道字未端正,当垆学唱新番腔。貔貅百万张颐仰,都将铁瓮盛春酿。有客风谈四座倾,主人合序诸侯上。

长庚初让月先行,不料姮娥也世情。趣驾冰轮渡银浦,乱抛玉李掷长庚。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有苑者柳,在水之湄。有鸣仓庚,岂曰不时。求其友声,颉之颃之。嗟我怀人,何日忘之。六日不檐,方何为期。期逝不至,我心西悲。跂予望之,其室则迩。一者之来,我心则喜。我之怀矣,升彼虚矣。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晚过长汀驿,溪山乃尔奇!老夫惟坐啸,造物为陈诗。鸟送穿林语,松垂拂涧枝。凭鞍久忘发,不是马行迟。

后主亡家不悔,江南异工长春。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蒲团睡思欲蒙蒙,珍重贤人酒一中。夜静喜听悬霤雨,寒多更怯战窗风。檐花细落浑疑梦,诗句频催政未工。雪拥红炉愁不寐,此时怀抱想君同。

拟约沧光异姓兄。

惠山滋华池,玉山润百卉。二贤竞出守,山水亦自慰。人生别离难,朋旧走相谓。尅期会南湖,肯托简书畏。敬酌万石君,欲叹不敢忾。愿如玉山高,物物饱生气。又酌双井公,一举大白既。愿如惠山清,滴滴濯腑胃。择侯须择贤,无乃拔其汇。帝城人欲入,竞进去乃贵。谁无蝼蚁心,早去

盈尺知丰稔,开窗对酒壶。飘当大野匝,洒到急流无。密际西风尽,凝间朔气扶。干摧鸟栖枿,冷射夜残垆。赞月登斜汉,兼沙搅北湖。惭于郢客坐,一此调巴歈.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琴水东边海尽头,迷茫烟雾接高秋。稗荒田野鸡豚少,潮落汀沙鱼鸟稠。虚市残民茅结宇,空原枯骨草连丘。重经古寺谈灰劫,转使孤怀增百忧。

连日登山意未阑,今朝又宿白云间。帘帏寂寂心初歇,星斗垂垂手可攀。竹叶煮汤消夜渴,杏花留雨作春寒。碧鸡且莫啼清晓,一枕华胥睡正安。

晓起斋中望,千家未启扉。潮能驱海走,风欲挟人飞。烟寺钟初定,霜林叶半稀。客身偏畏冷,着尽带来衣。

舞罢霓裳宝髻垂,桃花扇底暖风吹。夜深内殿重开宴,手撚灯花画翠眉。

吟得秋声满院凉,不知六月有骄阳。禅心已是空诸相,无奈瓶花故故香。

徽外琴声局外棋,此心能得几人知。纵横谩说三千家,陶写须吟百一诗。秋到蓼花蝉噪后,雨敲荷叶钓归时。西湖尽着张公子,莫把吟篷月共移。

东秦称右地。川隰固夷昶。层峯驾苍云。浊河流素壤。青丘良杳郁。雪宫信疏敞。王佐改殷命。霸功缪周网。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驭风骑气我何劳,且要长松作土毛。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

芍药名先记郑风,那因嘉木辨雌雄。姚黄后出今亡矣,合把黄楼列上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