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

茅檐月有千金税,稻饭年无一粒租。
生事萧条人问我,水芭蕉与石菖蒲。

作品评述

《贫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景脩。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而幽静的生活环境,并表达了对世俗财富和物质欲望的淡漠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茅檐下的月亮纳千金的税,
一年的稻饭没有一粒作为租金。
人们问我为何生活如此清贫,
我只有水芭蕉和石菖蒲相伴。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作者贫穷的生活状况。茅檐下的月亮代表着世俗财富和金钱,作者称之为"纳千金的税",暗示着他生活在贫穷之中。然而,尽管如此,他的生活仍然简朴,没有一粒粮食作为租金,表达了他与物质欲望的超脱和淡漠态度。

当人们询问他为何选择这样清贫的生活时,他回答说只有水芭蕉和石菖蒲相伴。水芭蕉和石菖蒲是两种常见的植物,它们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质朴。通过选择这些简单而自然的事物作为自己的伴侣,作者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无所谓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赏析:
《贫居》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对比手法,传达了作者超脱物质欲望、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茅檐月和稻饭年象征着富裕和物质财富,而没有一粒租金则表明作者并不追求这些物质。这种超脱的态度与当时宋代社会普遍的功利主义思潮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用水芭蕉和石菖蒲作为自己的伴侣,突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纯净质朴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儒家思想有所呼应,他们强调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揭示了他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它呈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向人们传递了对真正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推荐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晓香岩屋像,寒呪石潭鱼。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春工投老日駸駸,阅遍芳菲又绿阴。不复椅梧倾宿凤,几番淮海变鸣禽。太阿自抚为知己,焦尾谁弹莫赏音。高下风花何足问,向来出处固无心。

此去青云莫更疑,出人才行足人知。况当朝野搜贤日,正是孤寒取士时。仙岛烟霞通鹤信,早春雷雨与龙期。我今不得同君去,两鬓霜欺桂一枝。

排门雪三尺,闭户饥肠鸣。拥骑远方来,骨法秀以清。袖出一卷书,中有怖俗情。上言井有德,为费四字铭。下言酒伤道,颠倒虞心兵。中流障百川,绝口无踪横。君子皆是术,殄病人自惊。子其欲修我,匪以校我荣。再拜采杂佩,斯云得香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

谢躄虽云礼意恭,平生结客竟何功。不知他日邯郸警,独有捐躯一李同。

白雪郢中少,青蝇楚国多。知音自古尔,谗口奈渠何。皎皎宁遭污,冥冥岂畏罗。秋风下庭叶,乃见贯时柯。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觉老时。不动已求如孟子,无言又欲学宣尼。能知同道道亦得,始信先天天弗违。六十三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万物有精英,人为万物灵,必先详事体,然后论人情。气静形安乐,心闲身太平。伊耆治天下,不出此名生。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色借玉珂迷晓骑,光添银烛晃朝衣。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我本山中人,当暑玩泉石。高吟清风朝,长啸明月夕。前年徙江城。舴艋劣容席。是时暑雨过,黄流没青荻。城中无置锥,僦舍至三易。迩来成小筑,风月得相觅。执热想飞瀑,白练挂苍壁。顿从釜甑中,令我获苏息。尤怜昨夜雨,洒濯有余力。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阳春和气动。贤主以崇仁。布惠绥人物。降爱常所亲。上堂相娱乐。中外奉时珍。五味风雨集。杯酌若浮云。

莫论尘土与烟霞,收拾襟怀即我家。絮帽蒙头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德山棒下桶底脱,又被岩头轰一喝。县崖万丈放全身。松山撑破秋空月。

柴门虽设日常关,只有琴书几案间。屋宇无多聊近市,尘埃不到即深山。悠悠世事非吾事,往往云闲是我闲。出处尚疑陶靖节,倦如飞鸟始知还。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去无珠履为上宾,进船申浦忆春申。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更新。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

镫宵处处是春台,尽夜还家亦快哉。说与诸儿此行好,满襟带得义风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