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遵宪的《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其二)》
拼音和注音
xiān huáng yí hèn dǐng hú gōng , shì jí jiā chuán zǒng dà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遗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借指帝王。指帝王崩逝。宫名。
先皇:先皇xiānhuáng指已死的皇帝昔先皇颁。——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家传:1.家庭世代传下来的。2.家家传述。
大公:极公平无私。大伯。对父辈的尊称。欧洲对介于国王与公爵之间,地位在公爵之上,拥有独立主权的王子的称号。俗称房屋建筑物公共设施的一部分。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先皇遗恨鼎湖弓,世及家传总大公。
谁误礼经争继统,妄拚尸谏效孤忠。
弟兄共托施生茑,男子偏迟吉梦熊。
片纸病中哀痛诏,前星翘首又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