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子夏

宣尼生不到西河,圣化难沾觖望多。
商也天教生独晚,为分一脉阐文科。

作品评述

《卜子夏》是宋代徐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宣尼生不到西河,
圣化难沾觖望多。
商也天教生独晚,
为分一脉阐文科。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卜子夏为题材,表达了对卜子夏生平的思考和赞叹之情。诗中描述了卜子夏的不凡之处,他的圣化之境难以触及,但他却在晚年才获得了商也天的教诲,成为文科中的一位杰出传承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卜子夏的描述,描绘了一个令人钦佩的形象。诗人通过表达对卜子夏的赞叹之情,展现了对卜子夏晚年才得到商也天教诲的敬意。诗中的“宣尼”指的是孔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子夏”则是孔子最重要的弟子之一。诗人通过列举宣尼的不凡之处,强调了他作为学者和圣人的特殊地位。

诗中的“圣化难沾觖望多”表达了宣尼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意味着普通人很难达到他的境界。然而,尽管卜子夏的圣化难以企及,他仍然在晚年得到了商也天的教诲,以此传承了文科的精神。最后两句“为分一脉阐文科”,表明卜子夏成为了文化的传承者,他继承并发扬了文科的学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卜子夏的敬仰之情,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赞美卜子夏的品德和学问,诗人传递了对崇高理想和学术追求的赞美,激发读者对文化传统的思考和珍视。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诗词推荐

鹤会正阳后,又为此公来。向时圯上,不似魁梧出尘埃。少日河东赋手,醉里新丰对草,谈笑上金台。太子少灵气,马客岂仙才。紫貂裘,骇犀剑,鹦鹉杯。龙涎沈水是浅,薄命有人猜。闻说老仙清健,想见风姿皓伟,天语快行催。凫舄看双去,槐第似亲栽。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幽恨清愁几万端,故将巧笑破霜寒。落英收拾供骚客,秋菊从来不足餐。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宸居瑞霭重,阊阖正来风。憀慄惊秋气,丰穰美岁功。晓烟离菊嫩,宵露畹兰红,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

簿书投老岂身谋,朱墨纷纷晚即休。平世功名归稷禹,一瓢吾欲慕巢由。

书法光茫晋永和,后来摹写不胜多。考论又得桑夫子,兰渚风流转不磨。

九苞荐瑞,戴德膺仁。藻翰爰夺,灵音载振。非时不见,有道则臻。降岐匪匹,位舜为灵。

妄意弹冠不作疎,向来曾是曳长裾。倚门慈母须微禄,当路君公亦荐书。杜曲诗成还蹭蹬,河东赋在有吹嘘。上林不敢栖高树,斗水何妨置腐鱼。

慈悲与喜舍,历劫自然深。法要无抱束,缘归一寸心。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飘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髻鬟风拂乱,眉黛雪沾残。斟酌红颜改,徒劳握镜看。

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我是人间自在人,江湖处处可垂纶。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

久陪译馆清流集,吟苦霜添两颔髭。厌驻王成思旧隐,年来却赴白云期。

材如杞梓总堪论,气压龙媒定蹑云。画戟凝香供张饮,彤墀射策待方闻。月中折桂虽堪喜,马上看花未足云。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

恰讶书题少,俄惊讣问临。死方抛笔研,贫不涴珠琛。劫火难隳节,浮云肯动心。悲哉广陵散,旧谱有谁寻。

竹林已萧索,客思正如雠。旧业吴江外,新蝉楚驿头。遥天疏雨过,列岫乱云收。今夕谁家宿,孤吟月色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