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宗臣的《五子诗(其五)王比部世贞》
拼音和注音
fú yù shén qì dòng , wàn xiàng jù xiāo s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森:1.草木茂密貌。2.形容草木凋零衰败。3.凄凉阴森。
万象:(名)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包罗~。
神气:神灵之气。得意傲慢的样子。精神。
气动:气动qìdòng∶利用撞击作用或转动作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的气动控制阀∶空气动力的气动弹道。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原诗
天地亦寥寥,斯人怀苦心。弱冠厉高羽,翩?翔艺林。
玄构入幽眇,龙涧浚其深。
拂郁神气动,万象俱萧森。
闭门一停思,白日常阴阴。
雄视百代间,岂复论古今。
高歌以慷慨,顾盻酬知音。
不测心所之,世人空追寻。
富贵亦云乐,而非情所钦。
寄谢当途子,无徒耀华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