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清河王庆

乞以臣骸骨,下从樊濯原。
生虽阙亲养,没拟报私恩。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清河王庆》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河王庆的赞美和敬爱之情,同时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林同对清河王庆的景仰和钦佩之情。他以自己的骸骨乞求能够像樊濯一样,即使是在墓地中也能追随清河王庆,以报答他对自己的私恩。尽管生时家人养育有阙,但林同没有忘记报答清河王庆的恩情,表达了他对王庆的孝心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林同对清河王庆的景仰和敬爱,突出了孝道的价值和意义。林同用自己的骸骨来表示自己的至诚和虔敬,表达了他对王庆的崇高敬意。他不仅感激王庆在他生前对他的养育之恩,更希望在死后能够继续为王庆尽孝道。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坚守和对清河王庆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它表达了对清河王庆的深深敬意和对孝道的高度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地位。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的感激之情,引发读者对孝道的思考和理解,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以上题及诗均残缺]少全。若论死生无愧怍,幅巾岂不胜貂蝉。

细叠轻绡色倍浓,晚霞犹在绿阴中。

养生未得仙人术,治病徒寻药裹题。安自从公橘中隐,细论火枣与交梨。

清时投迹在嵌崟,一穴晴光破晚阴。刺草未容忘魏阙,故应长有子牟心。

忆昔君王初选时,侍儿邀宠学蛾眉。而今弃置同衰草,不及章台杨柳枝。

步履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皎鉴澄入,千年效祥。积厚流湿,资生阜昌。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鱼惊出浦火,月照渡江人。清镜催双鬓,沧波寄一身。空怜莎草色,长接故园春。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云梯连石磴,香树锁松关。林壑疑无路,神仙别有山。

秘阁清虚地,仙材称此居。心轻万钟录,性乐百王书。枕上漏声近,窗前竹影疏。迟来稀见面,高兴复何如。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发乱野牛惊,神专大将营。师行当祃祭,坛卜戮番生。

小庭深。有苍苔老树,风物似山林。侵户清寒,捎池急雨,时听飞过啼禽。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靥酒人家,试灯天气,相次登临。犹记旧游亭馆,正垂杨引缕,嫩草抽簪。罗带同心,泥金半臂,花畔低唱轻斟。又争信、风流一别,念前事、空惹恨沈沈。野服山筇醉赏,

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岂知野客青筇杖,独卧山僧白簟纹。且向东皋伴王绩,未遑南越吊终军。新诗过与佳人唱,从此应难减一分。

西丘对秋风,萧飒如原隰。木落景扶疏,碧环天壁立。余霞拂暮散,夕鸟寒更急。独有松上鹤,不为鹦鹉粒。

兹行览得失,抚已动竞愧。暮景尚可鞭,毋使寸阴弃。

昨夜风吹茅苇纷,今朝急雨洗崖痕。山山霞没江喧枕,树树鸠鸣云到门。隐几真心开暝照,繙书老膝痹危蹲。山居染得疏慵病,无复功名皓首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