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试后进诗

三时赐食天厨近,再宿偷吟禁漏清。
二十五家齐拔宅,人间已写上升名。

作品评述

御试后进诗

三时赐食天厨近,
再宿偷吟禁漏清。
二十五家齐拔宅,
人间已写上升名。

诗词中文译文:

御试后进诗

三次时辰送饭天厨近,
再次留宿偷偷吟诗禁漏声悄然。
二十五个才子齐齐被选入官宅,
人间色彩已然抒发功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贞白描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心情和所取得的成就的作品。王贞白曾经三次参加科举考试,每次参加考试时,他都被允许在皇宫内的天厨取饭,这也意味着他在皇宫中食宿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克服了艰辛,偷偷吟咏了一些被禁止的禁漏声。这给了他机会抒发对文学的热爱,并且靠着他的才华,最终成功地在第三次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上升为官员的机会。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努力和对文学的热情的赞美。虽然王贞白在得到成功之前经历了许多困苦,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官宅中升官发财。这首诗词展示了王贞白的坚持和努力,并且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文学和名利的向往。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透露出王贞白对科举考试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坚定意志。这首诗词在韵律和意境上都具有一定的美感,给人以勉励和启发。

作者介绍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王贞白的轶事趣闻

  帝泽岂如和尚泽——王贞白逃不脱和尚掌“中”字

  有些人原本并没有做错什么事,但因被一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纠缠着,竟使之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无疑就很让人感叹了。

  江西上饶人王贞白,①字有道,他生性机敏,对生活的要求颇为恬淡,只是他在科场上却显得甚为坎坷。尽管他在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便考取了进士,但当时有人以为这次考试不无“猫腻”,遂纷纷向上举报。碍于舆论的压力,昭宗就命令有关官员对那些业已考取的新科进士进行复试。如此一折腾,王贞白虽然没被误予删除掉进士名额,但等到他被授予官职时,已是七年之后的事情了。因此,著名诗人郑谷便写了首五言诗来安慰他,其中有句云: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

  事实上,王贞白本人也是挺喜欢写诗作文的。他刚刚知道著名诗僧贯休时,便把他自己所写的《御沟》诗寄给贯休,并在信里十分客气地请求对方给予指点。当时和尚贯休便读到了该诗里的句子——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贯休虽然觉得这句子颇为警策,但仍觉得它还有再予推敲的必要。但他们两人由于不认识,和尚觉得一时间也不便多说什么话;心说那就等将来有机会时再当面陈说吧。

  后来有朋友组织了一次聚会,王贞白和贯休两人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样,贯休便说起了王贞白前回给他所寄的作品里似乎还有一个字未必安妥;如有可能,把它再行推敲一下,那就再好也没有了。而这王贞白一听,也像贯休当年不愿修改“十四”为“四十”一样,②随即“呼”的一声便站了起来,颇为生气地瞪了贯休一眼,扬长而去。看着王气咻咻地离去,这和尚却微笑着说道:“王先生思维非常敏捷,他很快就会明白过来,并掉转头来跟我谈诗的。”说罢,和尚遂取笔在手掌心里写了一个字,并痴痴地坐等着他了。果然不出所料,没到一盏茶的工夫,王贞白便又返了回来;他对着贯休深施一礼,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把上回所呈诗作的前句改为‘此中涵帝泽’,大和尚您觉得如何?”贯休当即笑着把他的手掌心摊开,原来他手心里所写的字正是一个“中”字!王贞白不觉大为惊服道:“大和尚实亦可称为小生之一字师也!”

  此后,两人便成了极为要好的诗友。由此看来,原本热望“帝泽”能给自己更多滋润的王贞白,想不到眼前这和尚给自己所受启发的恩泽,也是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的啊!

  后来由于适值世乱,对《易经》深有研究的诗人王贞白便不再去做官了,而是回到了老家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地进行写作。

  按:① 此据《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他书有沿袭《唐才子传》卷十作“永丰人”者,似皆误。② 具见本书《棱棱傲骨识诗僧》一文。

王贞白的生平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
  尝寄御沟诗与诗僧贯休,有“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句。
  他日面晤,语及此。贯休道:“当改一字”。
  贞白拂袂而去。
  贯休乃书一字于掌心以待,贞白果还,曰:“此中涵帝泽,如何”?
  贯休出掌示之,不异所改。
  二人遂订深契。乾宁二年,(公元八九五年)登进士第。
  榜下,物议纷纷。诏翰林学士陆扆于内殿覆试,仍中选。
  七年后,授校书郎。
  后迟隐以终。
  贞白常手编所作诗三百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七卷,(新唐书志只录诗集一卷。此从唐才子传)传于世。
  后以世乱而不仕,归隐后,曾在西山(今广丰中学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四大诗人”,手编所作诗三百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共七卷。
  唐·乾宁二年张贻宪榜(895)登进士,是广丰县第一个进士。
  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授职校书郎。
  昭宗奔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后,为避世乱而退居家山,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不复仕进。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对江西文坛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诗,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
  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丰县众多的文人当中,只有其占有一席之地。所作诗300首及赋文合为《灵溪集》7卷,《全唐诗》共录其诗78首,其中卷24有1首,卷701有65首,卷885有12首。但不知什么原因,最为著名传唱千古的名篇《白鹿洞》“读书不觉春己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却没有收进《全唐诗》中。
  五代十国·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中兴元年)病卒于故里,葬于广丰县县城西门外城壕畔,并建有王有道公祠(今已废)。遗著自编有《灵溪集》7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存诗12首。

诗词推荐

云归龙泽寺,风引墨池船。谁识行藏妙,空惊岁序迁。从行矜壮齿,抚事叹华颠。约略人间世,耆僧亦怃然。

几年黌宇傍城隈,礼乐文章蔽草莱。逵道一朝随地辟,宫墙数仞倚天开。举头日月清光近,入眼湖山秀气来。寄语乡邦头角上,龙门此去会风雷。

{左日右晚}晚春光作意归,送春谁把酒樽携。多情风雨留连处,几看霖霪到日西。

静闻檐际雨,密障坐隅风。竹晚叶时堕,梅疏香欲空。芝兰室自好,文字饮谁同。它日功名事,应从笔砚中。

十二循环换律筒,芳葩长是笑春风。山家不识尧蓂荚,日历聊凭月月红。

落花愁杀未归人,乱后思家梦更频。纵有溪头茅屋在,也应芳草闭深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石潭傍隈□[左耳旁+奥],沙岸晓夤缘。②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③美人聘金错,纤手脍红鲜。④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万汇涵濡雨露中,百年文物倏飘蓬。鲈鱼独擅吴中美,骥足宁如冀北空。肝胆几时酬楚国,里闾从此变王风。吴淞江水秋无底,好与使君襟抱同。

雨脚依山见,风头触树回。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傍。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薄暮随天仗,联翩入琐闱。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豪吏多猜忌,无劳问姓名。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宁亲高堂舜井西,欲辞东合思依依。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高会又违。

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主人。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道成何必青莲宫。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士。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曾此栖心过十冬,今来潇洒属生公。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

云生如涌泉,云散如翻水。百变一凭栏,悠悠定谁使。

尽倾清俸买新居,橐内无金只有书。不用邻人借舆马,已知家具少於车。

咫尺天颜只暂违,两台联桂世诚稀。共观鹏运垂云举,还幸鱼寒密藻依。赋政将明仲山甫,登楼吟咏谢玄晖。要津自足升英俊,六鹢毋令恨退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