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刘崧的《题君子忠孝图乃画竹与葵萱也》
拼音和注音
huà shī shì yǒu chūn qiū bǐ , gù xiě xún cháng cǎo mù k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寻常:(形)平常;普通:不同~。[反]特殊|特别。
画师:画工;画家。
刘崧
不详
原诗
攘攘风尘混屦冠,几人忠孝义心肝。
画师似有春秋笔,故写寻常草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