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渎龙王庙晚眺

沪渎高城今已残,独余木叶洒惊湍。
风云浩荡时将暮,江水萧条龙亦蟠。
千里吴乡多战伐,孤舟蜀客转饥寒。
弊裘涕泪兼新旧,终日思家敢怨叹。

作品评述

《沪渎龙王庙晚眺》是袁凯创作的一首明代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沪渎高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乡之情和对战乱时局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沪渎高城今已残,
独余木叶洒惊湍。
风云浩荡时将暮,
江水萧条龙亦蟠。
千里吴乡多战伐,
孤舟蜀客转饥寒。
弊裘涕泪兼新旧,
终日思家敢怨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沪渎高城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袁凯对乱世时局和离乡别井之苦的思考和感叹。

诗的开篇写到沪渎高城已经残破不堪,只余下洒落的木叶,形象地表达了当时战乱频发、城池破败的情景。接着,诗人运用"风云浩荡时将暮"的形象语言,表达了时代的变迁和乱世的沧桑感。江水萧条,龙也蜿蜒盘旋,以龙喻战乱、动荡的时局,进一步强调了诗中的主题。

接下来的几句诗从地域和个人角度出发,描写了吴乡的战乱和蜀地客人的困境。"千里吴乡多战伐"描述了战乱频繁的吴地,"孤舟蜀客转饥寒"则描绘了身处异乡的蜀地客人忍受饥饿和寒冷的困苦。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时局的艰难和人民的疾苦。

最后两句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弊裘涕泪兼新旧,终日思家敢怨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不满。"弊裘"象征着贫困和颠沛流离,"涕泪兼新旧"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尽管思念家乡,但诗人还是敢于对生活和命运发出怨叹,表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袁凯对乱世时局和离乡别井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对抗逆境的启示。

诗词推荐

朅来林下人,挂冠脱朝绿。身閒道愈尊,神静碧照目。落落我就璞,碌碌谁如玉。欲学陶渊明,高情异浮俗。白云无定心,青山有奇骨。肯从莲社宾,共奏无弦曲。佛生等一念,日劫讵延促。倾盖同故人,道存聊一瞩。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儿眼儿脸脑儿乜斜。侧着头叫一声行者,搁着泪说一句听者:得官时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

我以疏慵丐外迁,公乎何事亦翩然。两家俱有亲庭乐,且结斑衣自在缘。

春去空山啼乳莺,莺边老树{上冖下幕}新青。一瓢挂此坐终日,即是苏家择胜亭。

待诏明延百有馀,一人释褐向江都。诸生对策地奇语,由写何曾不喜儒。

别墅清深无俗人,蛛丝窗户网游尘。绿阴镂日新欢夏,红雨麋花故恨春。病去情怀逢酒恶,困来天气与茶亲。壁间鸟帽长间欲,肯学陶家戴漉巾。

渴雨空斋昼不眠,疏帘竹簟意翛然。借君妙语清袢暑,起我衰悰似壮年。得意每看雄霓句,逢时会奏白云篇。汉庭久重春秋学,凌厉烟霄更著鞭。

穷居已蹑黔娄迹,孤岛徒称玛瑙坡。糗饭蔾羹且闲乐,更无车马暂经过。

顽皮老虎卧林丘,一任傍人放滴油。满肚只因曾饱肉,纵加呼唤懒抬头。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爱酒常无伴,吟诗近得师。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高峰峭壁近江城,晓日浮舟荡漾明。并峙幽岩云外邃,朋来嘉客坐间盈。泠泠迸石甘泉冽,馥馥袭人和气生。此景此游俱胜绝,诗壁仍仰万人英。

清言元论极边涯,南渡风流继永嘉。中散一生慵作吏,渊明无日不思家。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鬓华。人说乱蛙胜鼓吹,欲将藜杖比高牙。

溪山五里眼花中,万变风光一总空。惟有老师无处语,依然只是旧家风。

绿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里古秋兰。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雷声翻海电光红,濯濯蔷薇一夜空。云气共看渊跃{左虫右戾},雨祥曾验叶生虫。伫期多稼千箱富,先庆来麰百室丰。饰喜自惭樽酒薄,只将香火向穹窿。

伤君远行迈,白日何凄其。微阳漏林光,稍稍照人衣。天高鸟垂翼,风紧花落枝。荒台俯流水,万里长相思。

传衣今北秀,驻锡小西林。握手鼎相别,敲门踵见寻。温颜尘外礼,软语法中音。从此利名垢,那容点我降,

家世朱门贵,官资粉署优。今为百里长,应好五峰游。柳影连彭泽,湖光接庾楼。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

事与时违不自由,如烧如刺寸心头。乌江项籍忍归去,雁塞李陵长系留。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须知入骨难销处,莫比人间取次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