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九华山并引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作品评述

《壶中九华山并引》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壶中景物与外界九华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遐想和愁思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
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
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
百金归买碧玲珑。

诗意:
诗中首先描绘了清溪弯曲转折,仿佛迷失了云峰的景象,接着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惊醒时仍然感到翠扫空无一物的惊愕。然后诗人说五岭外的千嶂不必愁忧,因为如今九华山就在他的壶中。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天池水落时层层可见,玉女窗虚时处处通透的景象。最后,诗人念及自己所在的仇池太孤绝,用百金回购一个碧玲珑来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内心的遐想和愁思,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诗中的壶景与外界九华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苏轼以小见大、以微见宏的思维方式。壶中的景物虽然微小,但却包含着壮丽的山水和令人惊叹的景观,使得诗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得以领略到广阔的自然之美。这种对壶中景物的赞美和遐想,也可视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憧憬和对内心世界的寄托。

诗中的天池水落、玉女窗虚等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清新、通透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念及自己所在的仇池太孤绝,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抱怨,而百金归买碧玲珑的行为,则是诗人通过物质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整首诗的意境独特,以小见大,以微喻宏,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思。它通过对壶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动足燕巢幕,投身羝触藩。惊风伤断雁,落叶悟飞鸢。汝子颇难教,吾儿全未婚。重阳归省罢,犹得对床论。

梅台赏罢意何如,归插梅花登小车。陌上行人应见笑,风情不簿是尧夫。

由来多感莫凭高,竟日衷肠似有刀。人事任成陵与谷,大河东去自滔滔。

记室千年翰墨孤,唯君才学似应徐。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疏。炀帝帆樯留泽国,淮王笺奏入班书。清词醉草无因见,但钓寒江半尺鲈。

杨花飞尽莺声涩。杜娟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娇慵懒画眉。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著意炼龙涎。纤纤手逴烟。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身为环堵,重封重锁。无著无漏无破。闲里寻闲,闲中有闲功果。常守常清常静,便独行、独坐独卧。忘人忘我。朴实实心实做,把多疑多惑,多多打过。得得来来得得,得个甚麽。真如如如不动,觉灵明、灵灵则个。真消息,是真直相济,真仙来贺。

岁交冰未泮,地卑海气昏。子有京师游,始发吴阊门。新黄含远林,微绿生陈根。诗人感时节,行道当忧烦。古来濩落者,俱不事田园。文如金石韵,岂乏知音言。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无为倦羁旅,一去高飞翻。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贤王贵主於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青门几度见春归,折柳寻花送落晖。

白发飘萧寄短蓬,春深杯酒忆曾同。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烽火此时连海上,音书何日到山中?故人别后遥相望,夜夜空随斗柄东。

力疾微吟苜蓿盘,忽闻君已驾征鞍。江湖千里去来易,故旧一樽离别难。荒草马蹄山色远,古藤松树莫阴寒。钱塘风物归吟稿,须寄山翁洗眼看。

箕子奴而比干死,屈原以葬湘江水,痛哭书生不见归,朱董何人呼得起?深衣大老为腐儒,纨胯小儿称丈夫。学士时为父风舞,将军日醉千金壶。人间赤子苦钳钛,抱麟反袂空流涕。呜呼!噫嘻!不有祝蛇之佞、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世矣!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受授光翘禹,规摹陋汉唐。皇图开寿域,国步坦康庄。检玉方慈范,乘云忽帝乡。华夷均孺慕,矫首涕滂浪。

交秋苦旱走疲农,惟合投忱地府龙。里社相师凭梵呗,山川无语笑盲聋。忍教地宝罹枯渴,安得天机捷应舂。联日定劳君眼力,雨晴只隔望春峰。

大庭联袂掞英华,龙凤池名在一家。雁塔墨痕鴒继序,桂林春色棣交花。袍薰茂草萋萋远,樯竖归风栉栉斜。灵越弦歌皆胜践。递赓清思赋馀霞。

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月,茶吸白云钟。卧语身粘藓,行禅顶拂松。探玄为一决,明日去临邛。

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