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
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作品评述

《咏史诗·岘山》是唐代诗人胡曾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岘山时对历史的感叹和对过往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的阳光照耀,我登上山顶感叹着晋朝的臣子们,
古碑散落在岘山的春日里。
松树的间隙间,残留的露珠频频滴落,
宛如当年那些流泪的人们。

诗意:
《咏史诗·岘山》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古人的敬意。诗人清晨登上岘山,感叹着晋朝的臣子们,也注意到了散落在山上的遗留碑文。诗中的松树间残余的露珠滴落的场景,引发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共鸣。他认为这滴落的露珠就像当时流泪的人们一样,这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悲壮的体验和对失落时光的怀念。

赏析:
《咏史诗·岘山》以婉约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古人的敬意。登上岘山的经历让诗人回顾了过往的历史,尤其是晋朝时期的历史。通过描述岘山上散落的碑文和滴落的露珠,诗人将自己融入到历史的长河中,感慨万分。诗中的松树间的露珠滴落映照出当年的泪水,将历史与现实生动地结合在一起。整首诗以简洁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这种意境的展示使得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历史情感的表达,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思绪的扩展。这首诗既是对过往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流逝岁月的抒发,通过对历史情感的描绘让读者思考人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作者介绍

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不怕羊入屋,只怕钱入腹。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

夙昔一樽酒,相从清泗滨。回首欻四载,长安逢故人。交情久益淡,辞笔老加新。送子复西去,劳生悲重陈。

积雨能凉故自佳,候当秋早欲收畲。频宵佳月连朝雾,雾破山空日已斜。

好是清班冠紫宸,抽身便作最閒身。疏梅茂竹几多目,曲槛方池随处春。两两脊令听自好,重重华萼见长新。灵椿一树婆娑甚,稳覆家庭四老人。

不D8CB知名,怎奈向、前缘注定。一封书、便成媒娉。千里相从,恰似寻盟合姓。泥泞。尚隔个、轿儿难近。薄薄纱厨,小驿夜凉人静。红一点、暗通犀晕。花月多情,摇碎半窗清影。安稳。悄不知、人痛损。

萧骚老蚕妇,窈窕深闺女。闺女曳罗裳,老妇勤机杼。夜深灯火微,那复凄寒雨。辛勤贡王宫,弃掷乃如许。一缕不著身,含愁谁敢语。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冬令常温客不愁,日来还用理衣裘。浪开易落惊花雨,过暖成寒似麦秋。木叶摇风摧宿鸟,江烟带暝起沙鸥。何人有酒生春意,驱我新诗到笔头。

世笃青箱学,骅骝更著鞭。半山分近派,岩壑诵新篇。竹马迎双舄,棠阴忆二天。黄扉伸谠论,风节尚翘然。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盘陀石上看松眠,薜荔凌霄结紫烟。何处鹤声惊梦醒,一双飞起茯苓仙。

庭外梧桐叶叶风,楼头过雁砌边蛩。隔窗砧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留与骚人做秋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神护天关色正庄,挽回帝眷一丝香。人间雨信先鸣鹳,仙界雷翁叱卧羊。剡剡青身迷迥野,浮浮白水溜方塘。丰年信出为霖手,恳悃忧民意叵忘。

爱花偏倩猎人寻,残雪偷春上棘林。山岸有谁先得见,冷香疏亚辟寒金。

会昌湖上扁舟,几年不醉西山路。流光又是,宫衣初试,安榴半吐。千里江山,满川烟草,薰风淮楚。念离骚恨远,独醒人去,阑干外,谁怀古。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渌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突过元和作,巍然独主盟。诸家义皆堕,此老话方行。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明。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