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堂诗

好是清班冠紫宸,抽身便作最閒身。
疏梅茂竹几多目,曲槛方池随处春。
两两脊令听自好,重重华萼见长新。
灵椿一树婆娑甚,稳覆家庭四老人。

作品评述

《四老堂诗》是宋代仲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四老堂的景象,以及其中的清雅氛围和美好的生活状态。

诗中描述了四老堂的环境景色。清班冠紫宸,意味着这个地方的氛围优雅清幽,仿佛是紫宸殿中的一片宁静。疏梅茂竹,说明四老堂周围种植了许多疏落的梅花和茂盛的竹子,增添了一份自然和生机。曲槛方池,叙述了四老堂周围有弯曲的栏杆和方形的池塘,随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抽身于尘世纷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抽身便作最閒身,意味着他远离了繁忙的世俗纷扰,过上了宁静悠闲的生活。诗中的四老人是指四位年长的成员,他们和睦地生活在这个地方,相互陪伴,且各自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互相倾听着彼此的话语。

诗中的灵椿树是四老堂中的一棵树,婆娑甚,形容了它婆娑摇曳的景象。稳覆家庭四老人,说明四老人的生活稳定而幸福,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守护着这个家庭。

整首诗以清雅的语言描绘了四老堂的美景和四老人的幸福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四老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谐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诗意的韵味。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诗词推荐

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聪明伤混沌,烦恼污头陀。簟冷秋生早,阶闲日上多。近来门更静,无雀可张罗。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万里天浮水,三秋露洗空。冰轮辗上海门东。弄影碧波中。荡荡开银阙,亭亭插玉虹。云帆便欲挂西风。直到广寒宫。

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

紫荆一树花连枝,近以手抓动辄随。毋忘在莒孔怀日,可咏陟冈何怙诗。

百年风雨过,达者齐殇彭。嗟我反不如,其下不及情。

好静从古始,尚恩极今时。宁使举国贫,勿与一士遗。熙宁固前辙,元佑诚良医。我亦欲宴兴,人方乏朝炊。持之讯人杰,人杰良自疑。

千尺身中丈六长,斩新拈出恰相宜。长针短线君看取,节角请讹我自知。

白璧黄金爵上卿。紫宸殿下拜丝纶。才出龙门开虎帐,但看,甲光如水夜无尘。古古今今男子事,摇动,芙蓉旗影入金尊。到得关河公事了,早去,白云堆里养精神。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生平小我一全干,十五字问扬雄难。纳幣孟冬犹丱角,记得迎长方祀冠。倒指新春五十七,先春女嫁男婚毕。采真园里东风回,主公无事花添色。少贫嗟我老更贫,尘累何时是了人。况且郎君赋语神,使我见儿祗欲嗔。

疎篱遮竹竹难遮。卧向溪流一桁斜。绿底睡凫应自爱,起来摇翅各成花。

发舟马头岸,驻车牛尾驿。

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

今日真仙宅,当年处士家。江梅疏影尽,无数海棠花。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川色晴犹远,乌声

十载炎方,同饮汉江,同为转蓬。恨寻常会面,当年无分,三千余里,此地相逢。宇宙英奇,幽并慷慨,肯事区区笔砚中。男儿志,要长枪大剑,谈笑成功。辕门醉卧秋风。看落日旌旗掩映红。爱朔云边雪,一声寒角,平沙细草,几点飞鸿。湖海情怀,金兰气谊,莫惜琼杯到手空。君知否,

郑监风流老不衰,倪宽头白更应痴。吴越英雄已泥土,欲从江海问西施。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

凉入帘帏夜色轻,瑶台添月更虚明。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