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
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
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
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作品评述

《十二时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
清晨的时刻,鸡鸣犬吠的声音充斥着四周。
这些声音如此纯粹,没有任何二义,何必去追求更多的真实。
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
敲打着钟鼓,没有声音,没有本来的声音,却听起来非常悦耳。
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声音的来源无形无质,无法看到前面的客人,声音与空气融合在一起,像是裹挟着人们。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声音的思考和感受。清晨的鸡鸣犬吠、击锺鼓的声音,被描绘得圆润而纯粹。作者通过这些声音,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幻、形体与无形之间的思索。他认为这些声音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不需要追求更多的真实或形体。诗词以声音为媒介,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与虚幻、表象与本质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声音场景,并通过对声音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看法。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了声音的美感和思想的深度。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二年重九,算都向、江北江南虚度。鸿雁来时秋最好,底用千愁万绪。九朵青山,几尖白塔,何限登临处。今朝乘兴,也和诗客凝伫。正是雨洗芙蓉,风翻野菊,霜染江枫树。一片天开图画里,留著天然佳句。收拾方来,安排未定,试问云间路。三杯才尽,笔头疑有神助。

二时

胸中深蟠万卷馀,笔端倒倾蚁室珠。掖垣政要舍人样,致主泽民推宿儒。

二时

晚上危亭喜作晴,亦思郊外一闲行。无端骑从相遮护,不放山翁适野情。

二时

林下脱双履,窗边挂幅巾。闲堂风掩户,断岭月窥人。

二时

说著长峰十日愁,夜来发处四更头。莫令炬火风吹黑,未说红纱绛蜡休。

二时

遍行海角与天涯,烟阁云台不似家。无肉并无子猷竹,失侯不失邵平瓜。难藏白发惟菱照,晚悟朱荣若槿花。惭愧孙曾来贺岁,劝翁椒酒各斟些。

二时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二时

二气绵绵,调来细细。向琼壶里头封闭。子午宫前,玉金周济。这玄妙分明,免教商谜。天上灵苗,海中根蒂。霞光布灿无涯际。忽见真容,如同玉腻。通元始修行,在乎子细。

二时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二时

丹书大圣初元,白发先朝遗老。浪言铁笔犹存,不觉玉山自倒。

二时

雁飞云抹欹斜字,鱼跃波摇出没星。

二时

六国争雄已坐擒,更何所望此登临。真成驭鹤乘鸾去,未惬秦皇好大心。

二时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二时

宾僚满座昔难知,尽是才当汉石渠。讼牒已资贤共次,茶瓯聊复话公馀。千村早见刀为犊,比屋仍看经荷锄。疏拙却便明月夜,小窗松竹谩观书。

二时

玄冬梅半日,光接太丘星。雪月往来梦,溪山长短亭。利名成露草,行止付风萍。三十年来友,无如老典型。

二时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画楼初梦断,晓日照湘风。

二时

昨日春风花满山,回头秋叶锦斑斑。终年窍绿惭忧寄,何事迟留久未还。

二时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时

乳粥琼糜雾脚回,色香味触映根来。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

二时

致知格物最为难,梦觉关中善恶关。若得二关俱过了,方成人在两仪间。

二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