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黎眉州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作品评述

《寄黎眉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黎眉州

胶西高处望西川,
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
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
好士今无六一贤。
(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
且待渊明赋归去,
共将诗酒趁流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寄给黎眉州的一首信笺诗。诗人身处胶西高处,远望着西川地区(今四川),而黎眉州则是指黎平和眉山两地。他觉得自己应该在那片孤云落日的边界上。

诗中提到了瓦屋寒堆春后的残雪,峨眉山翠绿的景色被雨水洗净,余天(指天空)重新恢复了明亮。这些景色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化。

诗人提到了治经方(指欧阳修)对《春秋》学的嘲笑,暗指自己对于学术的态度和观点,认为现在很难找到像欧阳文忠公那样的有才学的人。这里提到了欧阳文忠公自号六一居士,六一是他的号,表示他是六朝之时的学者。

诗的结尾,苏轼说他要等待渊明(指黎眉州的官员)回来,一起共享诗酒,共度光阴流逝的岁月。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共同欢乐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写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学术观点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快乐的向往。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千龄避运,三后在天。嘉坛羔侑,亿万斯年。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潮与浪,俱起碧流中。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素丝带金地,窗间掬飞尘。偷得凤凰钗,门前乞行人。新长青丝发,哑哑言语黠。随人敲铜镜,街头救明月。东家新长儿,与妾同时生。并长两心熟,到大相呼名。

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令行有盗奔,冬暖无儿号。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且当置是事,痛饮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谿声。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卧游画里违清赏,裹茗它年石上烹。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重云散尽天如镜,寒雁哭霜冬夜永。欲写相思寄远人,翩翩过尽无留影。

外物安能乱本真,终天眷慕受恩深。大人所在元无坏,不失初来赤子心。

蜀士相与语,故家谁得如。千年令威宅,一纸伏波书。

世间荣利无穷物,奔走劳劳何所之。仕宦为郎非不达,功名有命待无时。橐中虽乏千金直,膝下常携两缓儿。细校人生有此少,好从闾里乐期颐。

已去日边远,宜春程尚赊。呼童秣征马,带月趁啼鸦。桥断复揭水,路穷还渡沙。谁能饰厨传,裹饭野人家。

端州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宴娱宾,谓之撇雪会。去冬无雪,今岁初白如此,灯下喜赋此词,录奉达夫,且应撇雪故事,为一觞之侑也小窗遥夜失冬严。觉春添。卷疏帘。掌许冰花,撩乱扑风檐。喜倒坐中儿子辈,争指似,谢家盐。一杯灯下醉掀髯。处穷阎。最情*。万垅含春,江上麦纤纤。应笑冻吟苏老子,揩病目

无为本从清静出,知之修炼皆寂默。大道玄门几百般,不拘东西及南北。观其形貌欵共语,风云可变龙与虎。灵源欲访不曾闲,捉得之时为伴侣。日有魂,月有魄,业累被动除离死厄。十二时中可逍遥,五行造化人岂测。也曾嗔,也曾笑,世间心为求诸要。长生之法在目前,天门地户无颠倒

结庵居深山,静中观万物。绿苔封晓云,苍藤缚夜月。啼鸟挂岩头,暗水洗石骨。风起山若雷,海翻浪似雪。少年不归来,人间空白发。

无端嫁得龙头客。富贵长相迫。云深碧落记骖鸾。又逐东方千骑、至人间。妇前百拜儿称寿。季也参行酒。最怜小女太憨生。约住两头娘子、索新声。

道义时推重,功名志泊如。肯荒元亮径,坚卧孔明庐。乐事千钟酒,生涯万卷书。骑箕天上去,斜月照塞墟。

冷观天地只浮沤,胜水名山遍去游。书剑传家抛弟侄,渔樵作队贱公侯。卧听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楼。箧里不留封禅稿,知心江上有沙鸥。

何人又唱安公子,汉苑烟浓。魏寝霜封,[犬旁+气]岭蛮乡一万重。雪消巴蜀添春水,谁驾艨艟。陡起鱼龙,此夜横江有阿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