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

处世能求出世心,石坛深夜礼星辰。
遍游五岳求真诀,独向三清有主人。
妙笔曾开天日晓,悬壶常锁洞山春。
不知何事飞符动,又见荒林聚鬼神。

作品评述

《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是宋代诗人李复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李得柔道士以超凡的修行境界,探寻宇宙奥秘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
他懂得如何在世间中追求超越凡世的心灵。
深夜里,他在石坛上向繁星致礼。
他周游五岳,寻求真理的奥秘,
独自一人前往三清山,那里是神仙们的居所。
他曾用一支奇妙的笔,描绘出天日初升的美景。
他常常在洞山锁着他的春天,
不知道他的法术又是如何使得飞符动起来,
再次见到荒林中聚集的鬼神。

诗意:
这首诗词以道士李得柔为主人公,描绘了他追求超越世俗的心灵境界和修行的奇妙经历。诗中表达了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于神秘力量的感受。李得柔通过修行太乙法,超越尘世的束缚,与星辰相拥,游历名山大川,探求真理的秘密。他运用神奇的笔墨创造出美丽的景色,同时他也保持着与洞山的联系,使得春天常驻。然而,诗中描绘的李得柔又一次遇到了神秘的事件,荒林中聚集的鬼神使得他困惑不解。

赏析:
这首诗词表现了宋代道士的修行心路历程,融合了道教的思想和诗人对于超凡境界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李得柔的修行经历,展示了他超越尘世的心灵状态和与自然、宇宙的紧密联系。他在深夜向星辰致敬,显示了他对于宇宙的敬畏和虔诚。通过周游五岳,他追求真理的旅程被描绘得生动而神秘。他独自一人前往三清山,体现了他与神仙居所的联系,暗示了他的修行境界。此外,诗中的妙笔和飞符动的情节,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使诗词更具吸引力。整首诗以李得柔的修行经历为线索,展现了道教思想和对于超越凡世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遐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于宇宙奥秘的思考。

诗词推荐

宴居寂寂堪修道。

湖上春游只爱晴,何朝何夕不晴明。绝怜疏雨微云里,点缀湖山分外清。

阳春和气动。贤主以崇仁。布惠绥人物。降爱常所亲。上堂相娱乐。中外奉时珍。五味风雨集。杯酌若浮云。

江楼寒笛起春声,蜀客扁舟万里行。吹尽落梅还折柳,新春残腊正关情。

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潮洄。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

诵君诗一点头,华摛春艳气凌秋。耳边厌听两蛙部,眼底新夸五凤楼。花信风残生酒兴,竹枝歌罢动闺愁。兰亭已近浮觞节,先把归期话置邮。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僧邻雨花地,何日再长堂。

更添十岁应为相,岁酒从今把未休。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

魏帝昧远图,於吴求斗鸭。乃为吴人料,重玩志已{左阝右匣}。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千里竞赍贡,何异贵争啑。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画虎通神明。凡为一虎不知价,钜公贵士珍其名。死来年深搜索尽,何意好事识尤精。丹枫映坡茅叶白,雌者将乳雄坡行。细毛出肉不见迹,相顾猛气都如生。忽闻持遗非素望,穷民展玩忘愁婴。奇哉真是老包笔,世间空有黄金籯。因思前岁韩公子,亦赠尺纸图生狞。

昔磨铁砚已成空,今掉孤舟作钓翁。百丈依依牵夜月,一丝袅袅弄秋风。梦回牧笛樵歌裹,身寄鸥沙犊草中。独把新诗轻万户,故人相问有张公。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非不非,是不是。建立则乖张,扫除则失旨。德山临际出来,换却髑髅裹底。

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力学桑田废,思归鬓发秋。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古瓦笼山葛,荒碑仆石楠。江晴初涨雨,城午未销岚。瓮富鲭羞鹿,杯浑酒饷蚺。邦人尽麻枲,终岁不知蚕。

独绕瑶坛歌洞章,青天如水月华凉。闲将一掬芙蓉露,乞与神龙作雨香。

老怀原寂寞,非子竟谁货。去矣无多日,缅然相与情。云山留共往,风雪渺孤征。更解同行否,无为岁暮惊。

数椽竹屋傍秋江,屋外疏篱隔柳樁。客至旋分垂钓石,雨来自掩读书窗。痴儿弄镜时翻背,小妇弹筝不识腔。自古渔樵有遗逸,未应只说鹿门庞。

草堂前有山,一见一相宽。处世贵僧静,青松因岁寒。他山逢旧侣,尽日话长安。所以闲行迹,千回绕药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