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

处世能求出世心,石坛深夜礼星辰。
遍游五岳求真诀,独向三清有主人。
妙笔曾开天日晓,悬壶常锁洞山春。
不知何事飞符动,又见荒林聚鬼神。

作品评述

《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是宋代诗人李复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李得柔道士以超凡的修行境界,探寻宇宙奥秘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传御容,
他懂得如何在世间中追求超越凡世的心灵。
深夜里,他在石坛上向繁星致礼。
他周游五岳,寻求真理的奥秘,
独自一人前往三清山,那里是神仙们的居所。
他曾用一支奇妙的笔,描绘出天日初升的美景。
他常常在洞山锁着他的春天,
不知道他的法术又是如何使得飞符动起来,
再次见到荒林中聚集的鬼神。

诗意:
这首诗词以道士李得柔为主人公,描绘了他追求超越世俗的心灵境界和修行的奇妙经历。诗中表达了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于神秘力量的感受。李得柔通过修行太乙法,超越尘世的束缚,与星辰相拥,游历名山大川,探求真理的秘密。他运用神奇的笔墨创造出美丽的景色,同时他也保持着与洞山的联系,使得春天常驻。然而,诗中描绘的李得柔又一次遇到了神秘的事件,荒林中聚集的鬼神使得他困惑不解。

赏析:
这首诗词表现了宋代道士的修行心路历程,融合了道教的思想和诗人对于超凡境界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李得柔的修行经历,展示了他超越尘世的心灵状态和与自然、宇宙的紧密联系。他在深夜向星辰致敬,显示了他对于宇宙的敬畏和虔诚。通过周游五岳,他追求真理的旅程被描绘得生动而神秘。他独自一人前往三清山,体现了他与神仙居所的联系,暗示了他的修行境界。此外,诗中的妙笔和飞符动的情节,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使诗词更具吸引力。整首诗以李得柔的修行经历为线索,展现了道教思想和对于超越凡世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遐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于宇宙奥秘的思考。

诗词推荐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对雪知春浅,回灯焟夜长。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柳外花中百鸟喧,相媒相和隔春烟。黄昏寂寞无言语,恰似人归鏁管弦。

自君入城市,北邙无新坟。始信壶中药,不落白杨根。如何忽告归,蕣华还笑人。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宿露蒙晓花,婀娜清香发。随风入怀袖,累日不消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静坐求心印,传经续祖灯。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芸叶熏檐蔔,枝辞剪葛藤。自从骂师后,无放可参承。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江湖老我百无堪,懒过岫书太史谈。雨脚又连人日暗,酒肠那似少年酣。一生出处龟藏六,万事乘除狙赋三。且试半篙春水绿,南山之北北山南。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一编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

家居堤下土平帘,人在江中尺许船。正尔平生事方足,有人狂梦欲登仙。

仕已都无喜愠三,有弦不解但操南。归来稳上论思直,政尔民情已熟谙。

有酒有酒鸡初鸣,夜长睡足神虑清。悄然危坐心不平,浩思一气初彭亨。澒洞浩汗真无名,胡不终浑成。胡为沉浊以升清,矗然分画高下程。天蒸地郁群动萌,毛鳞裸介如鬇鬡.呜呼万物纷已生,我可奈何兮杯一倾。有酒有酒东方明,一杯既进吞元精。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浊清。地

寒塞无春不见梅,边人吹入笛声来。夜深惊起思乡梦,月满阴山百尺台。

万马占空山,声驰宇宙间。窥高增健大,照勇怯孱颜。洗石无千古,招僧过一关。不知平去易,何似倒流艰。

芳景多游客,衰翁独在家。肺伤妨饮酒,眼痛忌看花。寺路随江曲,宫墙夹道斜。羡君犹壮健,不枉度年华。

祭重齐肃,神格专精。沃洗于阼,涓洁著诚。清明鬯矣,熙事备成。以似以续,如坻如京。

斋居在城西,庭户颇幽敞。凉风起高树,落叶时时响。境静人少来,理悟心自赏。方忻结同盟,慎勿成独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