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道中

冻缆牵鸥浦,炊烟饭驿亭。
吴云怀践白,越树急闾青。
年数那无老,巢居会有宁。
长歌和渔者,愁绝未堪听。

作品评述

《西陵道中》是苏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冻缆牵鸥浦,
寒冬时节,冻结的船缆牵引着水中的鸥鸟,停泊在江湖之上。
炊烟饭驿亭。
驿站亭中升起了炊烟,意味着人们正在准备饭食。

吴云怀践白,
望着遥远的云彩,怀念起曾经居住的地方吴越。
越树急闾青。
越地的树木在急促生长,尽显郊外的青翠。

年数那无老,
岁月在这里似乎停滞不前,没有衰老的迹象。
巢居会有宁。
在这宁静的地方,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平和的生活。

长歌和渔者,
远处传来了渔者的长歌声,
愁绝未堪听。
然而,这长歌却充满了愁绪,令人心中感伤,听起来让人难以忍受。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冬日的江湖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宁静,展现了一种宁静与安逸的意境。诗人通过描述冻结的船缆和炊烟,展示了冬天的寒冷和人们的生活情景。他用吴越的云彩和越地的树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岁月静好。然而,最后的长歌却打破了这宁静,带来了一丝愁绪,勾起人们的思绪。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深思。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寒渐欲减衣绵,雨势冥冥水拍天。一局无言消日永,新诗得意许人传。惜花田地应慵扫,护笋藩离可细编。好事报君知我喜,同官欲到得闲眠。

珠零醇碧郁春槽,矫首梅林釂自陶。横槊未应随李广,团词亦足拟王襃。俯从觞咏山阴禊,遥说笙簧锦里遨。取次难论御戎策,岂知蛙臛鱣鲭臊。

毕方鹤而一足,鬼车鸺而九头。物怪不知谁使,人身又复何求。

无主游丝袅夕阳,撩人一缕故悠扬。回肠九曲心重结,输与风前自在长。

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

堕发满晨梳,荒畦入晚鉏。凉生团扇厄,病退短筇疏。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青灯幸如故,勉近读残书。

折花持博酒,种菜卖供家。请药人何壅,争棋客正哗。渔翁足踸踔,牧竖手丫叉。短景匆匆晚,横林又宿鸦。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余。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故交南北去,谁复念幽人。夕别惊初见,相知乐似新。竹声当暑净,茶味得泉珍。贫与诗相涉,诗清不怨贫。

客里东风起,逢人只四愁。悠悠杂唯唯,莫莫更休休。窗影鸟双度,水声船逆流。一官成一集,尽付古河头。

海滨半程沙上路,海风吹起成烟雾。行人合眼不敢觑,一行一步愁一步。步步沙痕没芒履,不是不行行不去。若为行到无沙处,宁逢石头啮足拇。宁蹈黄泥贱袍裤,海滨涉路莫再度。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寥寥青莲宇,出步夜方永。蝉鸣四山秋,鹿饮一潭静。圆月当碧空,孤塔立无影。花落树犹香,竹深涧亦冷。烟光散如水,明星上高岭。

独立缥缈之飞楼,高视乾坤又何愁。江风萧萧云拂地,笛声愤怒哀中流。邻鸡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苍皇已就长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得地自成丛,那因种植功。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倒影翘沙鸟,幽根立水虫。萧萧寒雨夜,江汉思无穷。

菩提妙心作麽发,日应万机元不差。回首瞥然轻觑著,大千沙界是皇家。

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披衣得坐。无佛众生我。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还知么。就中两个。鼻孔谁穿破。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 一作:归帆)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春尽江南茂草深,绕池萦树碧岑岑。长安官舍孤根地,一寸幽芳万里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