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沈周的《挽屈处诚善写竹》
拼音和注音
jiāng wèi qīng láng gān , yī yè zāo zhé sh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一夜:一个夜晚;一整夜。指某夜。
折伤:折伤,汉语词语,拼音:zhé shāng,释义:1、减损,损伤。2、谓损伤。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可庵不可作,昆山为之荒。
将谓青琅玕,一夜遭折伤。
其影落屏障,千家留墨光。
墨以托竹命,人短竹自长。
魂当附竹存,未分人琴亡。
我来吊风雨,秋尽堂空凉。
含情赋清篇,因之招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