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戚继光的《宿石门驿闻马嘶》
拼音和注音
fú shì zhǎng sī dòng shí mén , shí jiān mǎn mù jǐ xiāo h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满目:汉语词汇,解释为充满视野。
消魂: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时艰:时局的艰难困苦。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原诗
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
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