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作品评述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羡君超然鸾鹤姿,
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
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
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
我如此水千山底。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张职方吉甫前往闽漕六和寺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张职方吉甫超然出尘的风采的羡慕,他即将离开江湖,却仍然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苏轼感叹自己无法留住这位有才华的吴儿,而青山漫漫的七闽路将会成为他们分别的道路。诗中描绘了门前江水奔流的景象,仿佛掀起了天空,而寺后的清池则像碧玉一般环绕。苏轼将张职方吉甫比作大江,日行千里,而将自己比作这条江水,沉默在千山之下。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的典型风格展现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苏轼对张职方吉甫的超然风姿表示了羡慕和赞叹,他将张职方吉甫比作鸾鹤,形容其飞扬的气质和独立的个性。诗中的江湖象征着浩渺的世界,而张职方吉甫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苏轼感叹自己无法留住这位才子,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中的描写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意象,通过门前的江水和寺后的清池,展示了苏轼对离别场景的感受。江水的奔流掀起天空,寺后的清池如同碧玉环绕,这些景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苏轼内心的激动和思绪的纷繁。

最后两句诗以比喻手法点明了苏轼和张职方吉甫的差距。苏轼将张职方吉甫比作大江,日行千里,而将自己比作这条江水,沉默在千山之下。这种自我贬损的表达增加了离别情感的痛苦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描绘了江湖的壮丽景色,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示了苏轼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榠查将叶学丹枫,戏与攀条撼晚风。一片飞来最奇绝,碧罗袖尾滴猩红。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值重岩紫翠峰。云阁翚飞翼鸾凤,石机动盘屈老虬龙。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快展眉头须剧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碧纱窗外一声蝉,牵断愁肠懒尽眠。千里才郎归未得,无言空拨玉粘烟。

十里河堤接郡城,城边杨柳密于屏。行人尽日翠阴里,啼鸟数声残酒醒。七泽观前无限草,高沙湖外一时青。斜阳极目春如海,只有平庵两鬓星。

小窗独坐怯轻寒,一穗香云绕博山。鹊语匆匆来屋角,梅花点点下栏干。马蹄破雨休行役,麈尾生风共燕閒。只恐日边需振鹭,锋车早冕趣君还。

茅鸱茅鸱,无集我冈。汝食汝饱,莫我为祥。愿弹去汝,来彼凤凰。来彼凤凰,其仪有章。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音可乐。茅鸱茅鸱,无搏鷅鶹.汝食汝饱,莫我为休。愿弹去汝,来彼鳲鸠。来彼鳲鸠,食子其周。茅鸱茅鸱,无ew我

垂成归不得,危坐对沧浪。病叶惊秋色,残蝉怕夕阳。可堪疏旧计,宁复更刚肠。的的孤峰意,深宵一梦狂。

游遍西潭返步迟,乱云随履雨沾衣。山形相向还相背,独有溪流共我归。

仙掌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五月也须应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岂其伐与国,独不念先君。想得还师去,难堪此语开。

风幻寒威夜扑人,晓看云脚四垂阴。牧羝塞上功名泪,骑马蓝关竄逐心。冷面不春愁菀结,冻须如铁恐萧森。书炉醉拨灰为子,不为间思暖帐金。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晓风摇幕。_枕闻残角。霜月可窗寒影,金猊冷、翠衾薄。旧恨无处著,新愁还又作。夜夜单于声里,灯花共、泪珠落。

茅屋秋来破不胜,野云沙树自层层。老夫生理今抛废,日日江潭去采菱。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匆匆相聚处,未足满平生。镫雨对眠梦,花晴携话行。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

村上未闻睍睆,杯中初荐屠酥。谁遣云英萼绿,临风摇曳轻裾。

京师出大黄,浑崙不覆藏。朝生金凤子,平地快翶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