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
(廊下井,以下《吟窗杂录》)
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
(丑妇)
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
(合赋)
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洪景卢《野处集》
载赴选别太守句,贞白自注:蒙本州改坊名为进贤,并减户税)

作品评述

《句》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一首诗。诗的中文译文为:

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
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
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
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发生变故后的生活困境和内心的迷茫。诗人通过描述太阳不再照耀、屋梁下阴沉等场景来表现他心境的低沉和阴郁。

诗的第二句借白发未逢媒的形象,暗示诗人尚未有机会顺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对未来充满了无奈和犹豫。

第三句中,诗人向宴会上的众人提议不要拒绝今夜的狂欢和醉乡,因为只有那些了解他的故人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再次到来。

最后一句则以感恩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政府减免税收、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的感激之情,通过改贯和减租来表达对郡侯和家乡的感恩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困境和无奈,以及对故人和当地政府的感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作者介绍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王贞白的轶事趣闻

  帝泽岂如和尚泽——王贞白逃不脱和尚掌“中”字

  有些人原本并没有做错什么事,但因被一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纠缠着,竟使之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无疑就很让人感叹了。

  江西上饶人王贞白,①字有道,他生性机敏,对生活的要求颇为恬淡,只是他在科场上却显得甚为坎坷。尽管他在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便考取了进士,但当时有人以为这次考试不无“猫腻”,遂纷纷向上举报。碍于舆论的压力,昭宗就命令有关官员对那些业已考取的新科进士进行复试。如此一折腾,王贞白虽然没被误予删除掉进士名额,但等到他被授予官职时,已是七年之后的事情了。因此,著名诗人郑谷便写了首五言诗来安慰他,其中有句云: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

  事实上,王贞白本人也是挺喜欢写诗作文的。他刚刚知道著名诗僧贯休时,便把他自己所写的《御沟》诗寄给贯休,并在信里十分客气地请求对方给予指点。当时和尚贯休便读到了该诗里的句子——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贯休虽然觉得这句子颇为警策,但仍觉得它还有再予推敲的必要。但他们两人由于不认识,和尚觉得一时间也不便多说什么话;心说那就等将来有机会时再当面陈说吧。

  后来有朋友组织了一次聚会,王贞白和贯休两人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样,贯休便说起了王贞白前回给他所寄的作品里似乎还有一个字未必安妥;如有可能,把它再行推敲一下,那就再好也没有了。而这王贞白一听,也像贯休当年不愿修改“十四”为“四十”一样,②随即“呼”的一声便站了起来,颇为生气地瞪了贯休一眼,扬长而去。看着王气咻咻地离去,这和尚却微笑着说道:“王先生思维非常敏捷,他很快就会明白过来,并掉转头来跟我谈诗的。”说罢,和尚遂取笔在手掌心里写了一个字,并痴痴地坐等着他了。果然不出所料,没到一盏茶的工夫,王贞白便又返了回来;他对着贯休深施一礼,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把上回所呈诗作的前句改为‘此中涵帝泽’,大和尚您觉得如何?”贯休当即笑着把他的手掌心摊开,原来他手心里所写的字正是一个“中”字!王贞白不觉大为惊服道:“大和尚实亦可称为小生之一字师也!”

  此后,两人便成了极为要好的诗友。由此看来,原本热望“帝泽”能给自己更多滋润的王贞白,想不到眼前这和尚给自己所受启发的恩泽,也是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的啊!

  后来由于适值世乱,对《易经》深有研究的诗人王贞白便不再去做官了,而是回到了老家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地进行写作。

  按:① 此据《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他书有沿袭《唐才子传》卷十作“永丰人”者,似皆误。② 具见本书《棱棱傲骨识诗僧》一文。

王贞白的生平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
  尝寄御沟诗与诗僧贯休,有“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句。
  他日面晤,语及此。贯休道:“当改一字”。
  贞白拂袂而去。
  贯休乃书一字于掌心以待,贞白果还,曰:“此中涵帝泽,如何”?
  贯休出掌示之,不异所改。
  二人遂订深契。乾宁二年,(公元八九五年)登进士第。
  榜下,物议纷纷。诏翰林学士陆扆于内殿覆试,仍中选。
  七年后,授校书郎。
  后迟隐以终。
  贞白常手编所作诗三百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七卷,(新唐书志只录诗集一卷。此从唐才子传)传于世。
  后以世乱而不仕,归隐后,曾在西山(今广丰中学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四大诗人”,手编所作诗三百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共七卷。
  唐·乾宁二年张贻宪榜(895)登进士,是广丰县第一个进士。
  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授职校书郎。
  昭宗奔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后,为避世乱而退居家山,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不复仕进。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对江西文坛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诗,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
  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丰县众多的文人当中,只有其占有一席之地。所作诗300首及赋文合为《灵溪集》7卷,《全唐诗》共录其诗78首,其中卷24有1首,卷701有65首,卷885有12首。但不知什么原因,最为著名传唱千古的名篇《白鹿洞》“读书不觉春己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却没有收进《全唐诗》中。
  五代十国·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中兴元年)病卒于故里,葬于广丰县县城西门外城壕畔,并建有王有道公祠(今已废)。遗著自编有《灵溪集》7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存诗12首。

诗词推荐

古木千章覆地阴,微风披拂递幽吟。化身大士久圆寂,归命群黎无古今。能使兵戈长偃息,要知原力本宏深。中原赤子方鱼肉,原广当年济物心。

乐府

梦啼呜咽觉无语,杳杳微微望烟浦。楼空客散燕交飞,江静帆飞日亭午。ok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风光百计牵人老,争奈多情是病身。

乐府

繁华辞帝辇,岑寂峦山林。志向浮名淡,房扃古寺深。诗窗来皓月,齐磬下幽禽。终约逢新雪,闲过话静心。

乐府

碧云吞日天欲暮,城西捩柁城东路;蓴羹菰饭香满船,正是江头落帆处。荻洲渔火远更明,烟水苍茫闻雁声。不是绿尊能破闷,白头客路若为情!

乐府

石帆山下古苔矶,回首人间万事非。能饮上池何患死,不营尺宅欲安归?寒龟瑟缩搘床老,倦鹤翩迁带箭飞。堪笑年来殊省事,就凭樵女绽春衣。

乐府

猿臂将军数自奇,白头州县竟何为。斲墁未尽成风巧,测管才窥泽雾姿。流水绕除空日日,西山拄笏谩时时。一杯相送贫无力,剩有新诗说去思。

乐府

半世随波从众。几被狙翁调弄。富贵苦相谩,一枕槐根春梦。春梦。春梦。况复此身无用。

乐府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胜声塞宇宙,自昔无此盛。赫赫犹至今,琐琐曷云并。崇崇中秘书,济济士游泳。墨宝收盈厨,来观遇已横。始知前人迹,镌多自失劲。纸素傥未坏,万古传莫竟。一从归人间,梦寐

乐府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乐府

堪叹这顽夫。空恁区区用力粗。五体相逢投地面,休遇。尚自劳劳礼假躯。在道本虚无。玄里藏玄妙不敷。内有元光人不识,唯吾。日日观瞻

乐府

惟初结发时,志气凌苍昊。飘然去园庐,名山纵幽讨。流光暗相催,於今已衰老。满眼皆少年,谁堪写怀抱。潜踪寂寞滨,萧飒同霜草。谓可安余龄,异俗惊我倒。颇解空王宗,怀之以为宝。世故等浮尘,弃置勿复道。

乐府

朝蚁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乐府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乐府

相骑方侵掠,临淮厉虎兵。三麾俱至地,一战破思明。令下秋霜肃,威行草木惊。岂但全孤垒,能令复旧京。吾君方用武,宵旰念仪刑。

乐府

金焦壁立原无地,吴楚中分独此门。万里风清悲白鸟,六朝踪迹倚黄昏。山光隐见云边寺,日气霏微海上村。闻道长安应不远,野人端欲献江蘩。

乐府

三月天寒尚腊衣,钱塘游子叹斜晖。柳间苏小无由见,惹得杨花满袖归。

乐府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乐府

黄鸟黄鸟,无集于□,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毂。言旋言归,复我邦族。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莫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乐府

凫舄栖迟地,池流一径斜。先生久清苦,不肯竞纷华。

乐府

紫泥远自金銮降,朱旆翻驰镜水头。陶令风光偏畏夜,子牟衰鬓暗惊秋。西邻月色何时见,南国春光岂再游。莫遣艳歌催客醉,不堪回首翠蛾愁。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