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作品评述

诗词:《题潼关楼》

潼关位于今天的陕西渭南市,是唐代的一个重要关口。崔颢是唐代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在这首诗中描写了自己旅行途中在潼关遇到的景色和感受。

诗意: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了崔颢客行途中经过潼关的情景。他在雨后的时候停马上潼关楼,仰望着雄伟险峻的山势,感叹关门的重要性扼守着九州。川流从西北的陕路向东南流去,河水绕过华阴县向东流淌。当天向晚时分登上楼顶,他望着远方的风景,感受到了潼关的壮丽和辽阔,不禁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景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途中的感受和情绪。崔颢使用了生动的形容词来描绘潼关的山势雄伟,给人以压抑和沉重之感。他通过描写川流向东南而去,河绕华阴流淌,显示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崔颢在诗的最后表达了对万里风烟的愁绪,借以抒发自身的思绪和感慨。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崔颢在旅行途中对于潼关的震撼之情,以及他内心的忧愁和思索。同时,诗中融入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以及人在其中的微小和暗示的哲理。

作者介绍

崔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诗一卷。

诗词推荐

企仰仙岩岁已深,此行一见即知音。水帘不卷非朝夕,芝石长生到古□。孤鹤来迎疑识面,片云飞去出无□。相逢总是旌阳侣,唤起先生问剑□。

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要须乡道先,行与老人值。指我洞壑已,忽不知所诣。劚荒划巨石,稍去眼中翳。豁然大厦开,位可百人置。嵌严一日出,自此沓游骑。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甚畏长风寒,当暑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权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谷口何时住,烟霞一径深。水声离远洞,山色出疏林。雪彩从沾鬓,年光不计心。自言人少到,犹喜我来寻。

才华奔逸可能追,我识王郎自壮时。酒处每看鲸吸海,书成还想墨为池。穷交徒自怜东野,孰看于今敬道儿。莫斩诗筒数还往,人生何处不儿嬉。

千树繁红绕碧泉,正宜尊酒对芳年。明朝欲饮还来此,只怕春风却在前。

怜师真达者,于世了无求。万事沤起灭,一身云去留。楼台金地古,风雨玉泉秋。安得超尘网,相从物外游。

吴船窄。吴江岸下长安客。长安客。惊尘心绪,转蓬踪迹。征鸿也是关河隔。孤飞万里谁相识。谁相识。三更月落,斗横西北。

倚郭难为宰,非君即有私。惟凭野老口,不立政声碑。苦甚求名日,贫于未选时。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诗。

睡觉西山月正平,荷香不断晓凉生。园中只鹤知人意,已作金风警露声。

将军不复见仪形,笑语随风入杳冥。战马旧骑嘶引葬,歌姬新嫁哭辞灵。功勋客问求为志,服玩僧收与转经。寂寞一家春色里,百花开落满山庭。

平日为饱役,方抛世網婴。贾鱼沽市醖,借姓过州城。老脱尘中境,心游物外清。寒溪行不尽,端为濯衣缨。

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倾盖晚相亲,东西省户邻。听君占谏草,继我出词纶。京尹声初浃,枢廷迹尚新。鄞郸炊未熟,荣谢隔逡巡。

延平山水窟,平生涉其粗。距城五十里,岩壑难具模。崔嵬通上界,突兀动地枢。泉石自撞击,钧天恐难如。或若轰雷霆,或若唾珠玑。飞瀑自天下,循涯作清渠。云是鬼神力,巧凿三丈馀。羽觞激如飞,聊助文字娱。崇山回环合,有洞容入居。觌面卓文笔,仰天真可书。幽花与修竹,揜映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才諝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相逢未觉功名晚,镜里依然两鬓青。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未抵情浓。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今夜扁舟泪不供。犹听隔江钟。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立见山僧来,遥从鸟飞处。兹峰沦宝玉,千载惟丘墓。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徘徊北楼上,海江穷一顾。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暂因惬所适,果得捐外虑。庭暗栖还云,檐香滴甘露。久迷空寂理,多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