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
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
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鶱飞报主身。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驎。

作品评述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幕衔恩重,
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
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
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
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
清朝燕贺人。
远传冬笋味,
更觉彩衣春。

奕叶班姑史,
芬芳孟母邻。
义方兼有训,
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
鶱飞报主身。
可怜忠与孝,
双美画骐驎。

【中文译文】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军中的官员得到了重要的赏赐,
潘舆频繁地送来喜讯。
在这个时刻,我仰望着上将,
赐予我尊荣的是慈爱的人。

富贵应该是这样的,
尊荣超越一般。
郡县保留着旧有的封土,
国家与大名则是新的。

皇帝的诏书如鸾鸟飞回纸上,
清晨朝阳贺喜人。
远方传来冬天笋的味道,
更加感觉到春天彩衣的美丽。

像奕叶一样的班姑和史官,
芬芳如同孟母的邻居。
忠诚和孝道兼备,
文辞散发着神奇的气息。

委曲承颜的体态,
小鸟飞回报告着主人。
可怜那忠诚和孝道,
像画中的美丽骐驎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了祝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而写的。诗中描述了夫人受到的恩宠和荣耀,并表达了对夫人的赞美和祝福。

诗的开头,描述了夫人受到的重要赏赐,卫军中的官员们都感到非常高兴,频繁地送来喜讯。接着,诗人仰望着上将,赐予夫人尊荣的是慈爱的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夫人的敬仰和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表达了富贵应该是这样的,尊荣应该超越一般。郡县保留着旧有的封土,国家与大名则是新的。这里,诗人通过对富贵和尊荣的思考,表达了对夫人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后面的几句诗,诗人描述了皇帝的诏书如鸾鸟飞回纸上,清晨朝阳贺喜人。远方传来冬天笋的味道,更加感觉到春天彩衣的美丽。这里,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夫人的祝福和美好愿景。

最后几句诗,诗人描绘了像奕叶一样的班姑和史官,芬芳如同孟母的邻居。忠诚和孝道兼备,文辞散发着神奇的气息。委曲承颜的体态,小鸟飞回报告着主人。可怜那忠诚和孝道,像画中的美丽骐驎一样。这里,诗人通过对忠诚和孝道的赞美,表达了对夫人的敬佩和祝福。

整首诗以祝贺夫人的恩宠和荣耀为主题,通过描绘富贵、尊荣、季节变化和忠诚孝道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的赞美和祝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比喻,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刻。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为读忠臣教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纷纷车马门前过。知有几人琴鹤归。

抒情

赫日烧空暍欲死,诗来如向雪中看。古罍出土铜声尽,明月浮空贝影寒。江海岂无鸥作社,头颅安得鹖为冠。会须弃置人间事,同向秋风觅钓竿。

抒情

与子传神器,承家得圣人。阶庭天下养,壶峤海中春。四叶斑衣乐,三加玉册新。寿宫如帝所,何必上霄晨。

抒情

勋业如今莫系怀,开单日日学僧斋。谗深只有天堪问,忧极浑无地可埋。看镜已成双白鬓,登山犹费几青鞋。晚来诗兴谁能那,雀噪空囷叶拥阶。

抒情

贵口轻翾意自融,鸣柯芥羽逐春风。猗欤宋氏青云器,师我缁川白发翁。沃壤可彰千载义,旧窗空负一生功。新阡无用栽凡木,待看奇才长碧桐。

抒情

秋气清如水,推篷夜不眠。芦花新有雁,莎叶尚鸣蝉。心向征途老,诗凭物景全。渔童看月上,吹笛柁楼前。

抒情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

抒情

细草行滕路,杨席帽风。

抒情

笑倩西风指旧埃,归时行李似初来。也知三载清贫好,傅得一家强健回。

抒情

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抒情

觞豆论交今岂无,肺肝相与古来少。我今宦游双溪上,一见为僚尽倾倒。吏尘终日何没没,休汗有盟方皦皦。点检春事今几何,残红满地纷不扫。明远奇观雄此邦,倚栏一望云缥缈。泼眼争光堤面流,伤心不尽天涯草。文楸得失亦漫尔,投壶成败供一笑。酒酣耳热声乌乌,语到难言心悄悄。

抒情

晓发楼子庄,淮山自兹近。春风似恼客,浪稳舟不进。长安一回首,堤柳千里润。念当整帆席,快若冬蛰奋。微生谢拘窘,末路嗟鄙吝。林花一迎笑,岩鸟相借问。尘埃改颜鬓,坚白畏缁磷。江海慰高情,飘蓬自吾分。

抒情

唐明皇,自言荣,金舆翠辇游华清。广寒宫殿凝水晶,霓裳羽衣沈香亭。沈香亭,泛流霞,流霞潋滟队五家。谁知野鹿衔宫花。我欲度度关关有兵,原作双丹凤,蜚瑶京。蜚瑶京,隐烟雾,锦繃酥酪,香囊尘土。

抒情

溪山尽处夕阳斜,溪上冬风雪满沙。便是江南旧行路,和烟隔水见梅华。

抒情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忽漫参龙角,行将混鹿麋。何年释簪绂,於此独幽栖。

抒情

受辞分路远,会府见君稀。雨雪经年去,轩车此日归。暮春愁见别,久客顺相依。寂寞伊川上,杨花空自飞。

抒情

乳粥琼糜雾脚回,色香味触映根来。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

抒情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抒情

攀槛朱云头未白,不知流落向何州。空余前日学书地,小阁红蕖取意秋。

抒情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