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
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
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鶱飞报主身。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驎。

作品评述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幕衔恩重,
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
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
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
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
清朝燕贺人。
远传冬笋味,
更觉彩衣春。

奕叶班姑史,
芬芳孟母邻。
义方兼有训,
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
鶱飞报主身。
可怜忠与孝,
双美画骐驎。

【中文译文】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军中的官员得到了重要的赏赐,
潘舆频繁地送来喜讯。
在这个时刻,我仰望着上将,
赐予我尊荣的是慈爱的人。

富贵应该是这样的,
尊荣超越一般。
郡县保留着旧有的封土,
国家与大名则是新的。

皇帝的诏书如鸾鸟飞回纸上,
清晨朝阳贺喜人。
远方传来冬天笋的味道,
更加感觉到春天彩衣的美丽。

像奕叶一样的班姑和史官,
芬芳如同孟母的邻居。
忠诚和孝道兼备,
文辞散发着神奇的气息。

委曲承颜的体态,
小鸟飞回报告着主人。
可怜那忠诚和孝道,
像画中的美丽骐驎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了祝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而写的。诗中描述了夫人受到的恩宠和荣耀,并表达了对夫人的赞美和祝福。

诗的开头,描述了夫人受到的重要赏赐,卫军中的官员们都感到非常高兴,频繁地送来喜讯。接着,诗人仰望着上将,赐予夫人尊荣的是慈爱的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夫人的敬仰和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表达了富贵应该是这样的,尊荣应该超越一般。郡县保留着旧有的封土,国家与大名则是新的。这里,诗人通过对富贵和尊荣的思考,表达了对夫人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后面的几句诗,诗人描述了皇帝的诏书如鸾鸟飞回纸上,清晨朝阳贺喜人。远方传来冬天笋的味道,更加感觉到春天彩衣的美丽。这里,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夫人的祝福和美好愿景。

最后几句诗,诗人描绘了像奕叶一样的班姑和史官,芬芳如同孟母的邻居。忠诚和孝道兼备,文辞散发着神奇的气息。委曲承颜的体态,小鸟飞回报告着主人。可怜那忠诚和孝道,像画中的美丽骐驎一样。这里,诗人通过对忠诚和孝道的赞美,表达了对夫人的敬佩和祝福。

整首诗以祝贺夫人的恩宠和荣耀为主题,通过描绘富贵、尊荣、季节变化和忠诚孝道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的赞美和祝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比喻,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刻。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迳老风烟。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抒情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抒情

何人夜作秋虫号,吟诗坐对山有高。想当龙门夺锦袍,从臣拱手看挥毫。衡茅咫尺临江皋,浮光滟滟翻金涛。满帆何处乘风艘,千山过眼同奔逃。不妨鱠鲤兼炰羔,酒酣起舞如飞猱。醉中往往笑成咷,一时辈流籍湜翱。嗟予蹇肃意郁陶,七年坐困山林牢。迩来天旱地不毛,釜鱼薪蚁何嗷嗷。

抒情

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崎岖几日山行倦,却喜坡头见峡州。

抒情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抒情

世系蝉联运紫枢,夫家鳞袭佩铜鱼。奉先睦族俱难继,焘后劬躬总可书。身到东南门有烂,年周甲子馈俄虚。异时追锡鱼轩宠,不及零陵从隼旟。

抒情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抒情

插花饮酒何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

抒情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抒情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抒情

扰扰椎埋遍九原,因山独有霍陵存。孝文俭德虽天纵,亦赖忠臣效一言。

抒情

笑湖山、纷纷歌舞,花边如梦如薰。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客愁醒。天风送远,向两山、唤醒痴云。犹自有、迷林去鸟,不信黄昏。销凝。油车归後,一眉新月,独印湖心。蕊宫相答处,空岩虚谷应,猿语香林。正酣红紫梦,便市朝、有耳谁听。怪玉兔、金乌不换,只换愁人。

抒情

端州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抒情

官舍若幽居,四围山水绿。中有超诣士,簿书厌拘束。邂逅文字饮,交契如金玉。朱弦发清音,纹楸理新局。一杯复一杯,夜阑更秉烛。木落夫宇宽,蟹肥酒初熟。相期壮观游,凭高重送目。勿令儿曹知,此味我所独。

抒情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抒情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抒情

畴昔元疏懒,如今转耄荒。都忘高士传,仅记庶人章。栖亩牛羊饱,开囷雀鼠忙。老农识惭愧,先议道官仓。

抒情

对西风、先自念莼鲈,又还月生西。叹平生霜露,而今都在,两鬓丝丝。当年门垂蓬矢,壮岁竟奚为。磊落中心事,只有天知。多谢君恩深厚,费丁宁温诏,犹置驱驰。看弓刀何事,终是愧毛锥。愿今年、四郊无警,向酒边、多作数篇诗。山林下,相将见一,舍我其谁。

抒情

寄迹临安久,思归夕梦频。愁多难强醉,病苦故禁人。夜短无清梦,年高叹幻身。出中有道伴,云壑擅余春。

抒情

慾波如浊流,心源如古井。不患无清泉,只恶无修绠。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