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长歌行(其一)》
拼音和注音
bǎi cǎo bù zhòng fāng , shuāng lù hào zòng 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草:泛指各种草类。
纵横:(形)竖横交错:铁路~。②(形)奔放自如:笔意~。③(动)奔驰无阻:~驰骋。
霜露:霜露shuānglù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嗟我谷中兰,猗猗复英英。
秋气日夜至,鶗鴂乃先鸣。
百草不重芳,霜露浩纵横。
栖栖就一役,慷慨非其情。
少壮复何为,老大无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