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郑学醇的《送梁先孔之韶州》
拼音和注音
liù shí shǐ jiù jùn guó pì , zhōng néng bài xiāng fēng píng j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平津:坦途;大道。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郑学醇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原诗
君不见五羖大夫未遇时,其妻与之吹扊扅。
一朝相秦拓土宇,勋名奕奕至今垂。
又不见张仪楚相疑其窃,辛苦还家空视舌。
连横计就竟强秦,六国之王皆破灭。
功名富贵彼二子,通塞有时尚如此。
古今贤达非一人,谁能早自纡朱紫。
公孙季亦汉名臣,微时牧豕东海滨。
六十始就郡国辟,终能拜相封平津。
大器由来多晚成,班班青史垂鸿名。
丈夫意气塞宇宙,何须役役趋浮荣。
君今有才年少壮,握瑾怀瑜偏肮脏。
功名富贵等浮云,大业千秋惟所望。
公车未许通金马,高适渔樵孟诸野。
赋就谁为狗监知,三千牍在时堪写。
担簦此日过韶阳,高歌对酒声琳琅。
遂成台接庚关道,北望彤云万里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