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後寄白莲然公

僧衣换却朝衣尽,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韵应怜持课罢,香销当识坐禅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蟋蟀床头百虑侵。
忆我白莲庵里士,几年消息亦沈沈。

作品评述

《致仕後寄白蓮然公》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僧衣换却朝衣尽,
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韵应怜持课罢,
香销当识坐禅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
蟋蟀床头百虑侵。
忆我白莲庵里士,
几年消息亦沈沈。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晁说之致仕后寄给白莲然公的情景。诗人换下了朝服,穿上了僧袍,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和错误,担心自己无法承担责任。他听到了敲击磬的声音,感叹那些修行已经结束,体会到坐禅的深意。在芭蕉树下,他的身心都得到了净化,但在床头,蟋蟀的声音却让他百般忧虑。他回忆起自己在白莲庵的时光,多年来没有消息,一切都变得沉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晁说之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通过对比朝服和僧袍、磬声和蟋蟀声、芭蕉树下和床头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和矛盾。诗人通过回忆白莲庵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传达了一种禅意和哲理,引发读者对生活、责任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道是东风巧,西风未减东。菊黄霜换紫,树碧露揉红。须把乖张眼,偷窥造化工。只愁失天巧,不悔得诗穷。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嘉蔬值我园,好鸟巢我树。树枯鸟惊栖,园荒蔬委路。寒气肃山林,新芳飒然故。物理有固然,于何起欣恶。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神兮来下,享此苾芬。酌献雍雍,执事孔勤。神之还矣,忽乘飞云。遗我祺祥,物象忻忻。

君侯大雅姿,万态归物色。商略南海句,以心不以迹。试吐胸中奇,如臂指运力。今推王扬贤,童子漫雕刻。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诗卷空留紫翠间,风花飞絮岂堪攀。埋云已笑梦中梦,敲月更烦山上山。长短百年谁是主,死生一概匹如閒。病余勘破人间事,底用瞿昙说八还。

一句不遑无著问,迄今犹作野盘僧。

朱弦声奏彻云清,有客沉吟倚柱听。遗响一时存楚风,断魂千载写湘灵。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残红吹尽恰才晴。芳草池塘新涨绿。官桥杨柳半拖青。秋千院落管弦声。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介胄鹰扬出,山林蚁聚空。忽闻飞简报,曾是坐筹功。迥夜昏氛灭,危亭眺望雄。茂勋推世上,馀兴寄杯中。喜色烟霞改,欢忻里巷同。幸兹尊俎末,饮至又从公。

欲辞苍翠入尘嚣,把酒看山思寂寥。莫动移文苦相责,解梁闻说近中条。

莫令胸次著崔嵬,万事於人何有哉。欲向悬崖看积雨,几经空谷撼奔雷。山花无思开还落,溪鸟忘机云复来。此地逍遥吾足矣,解愁春瓮不须开。

薰风自南来,万象皆披襟。老子本不热,看他度青林。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应钟为羽]圣王生知,阐迺儒规。诗书文教,万世昭垂。良日惟丁,灵承不爽。揭此精虔,神其来乡。

清白家传业,中和吏向风。一门台阁仕,入使弟兄同。谳议民无讼,均输国不空。职劳终损寿,勤事有遗忠。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