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赠曹光州)

些小白须何用染。
几人得见星星点。
作郡浮光虽似箭。
君莫厌。
也应胜我三年贬。
我欲自嗟还不敢。
向来三郡宁非忝。
婚嫁事稀年冉冉。
知有渐。
千钧重担从头减。

作品评述

《渔家傲(赠曹光州)》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些小白须何用染。
几人得见星星点。
作郡浮光虽似箭。
君莫厌。
也应胜我三年贬。
我欲自嗟还不敢。
向来三郡宁非忝。
婚嫁事稀年冉冉。
知有渐。
千钧重担从头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和自嘲。他以渔家为喻,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坚守初心的态度。诗中提到了自己的贬谪经历,以及在贬谪中依然保持对才华和品德的自信和自尊。苏轼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但仍然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渔家生活的比喻,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坚强意志。他用"些小白须何用染"来形容自己的头发,意味着即使年华渐老,也不必刻意改变自己的容貌。"几人得见星星点"表达了他的才华在贬谪之中仍能闪耀。"作郡浮光虽似箭"形容他的才华即使在贬谪之地也能迅速得到认可。"君莫厌"表达了苏轼对读者的期望,希望读者不要嫌弃他因贬谪而受到的限制。

接下来,苏轼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他渴望自我抱怨,但又不敢嗟叹。他自豪地说自己在三个州任职时始终保持廉洁,没有辜负任职之责。"婚嫁事稀年冉冉"指的是苏轼迟迟没有娶妻的事情,他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贬谪导致了婚姻的推迟。最后,苏轼提到了"千钧重担从头减",意味着他贬谪使得他的职责减轻,但他仍然坚守初心。

整首诗以自嘲和自省为主题,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乐观和坚强。他以渔家生活的比喻,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这首诗展示了苏轼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渔家傲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位高空倚命,诗妙古无人。有感禾争熟,无私吏尽贫。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渔家傲

月堕浮云水卷空,沧洲夜泝五更风。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

渔家傲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渔家傲

老子观书倦,昏然睡思来。梦中谁唤醒,牖外瑞香开。只道花头细,能追国艳回。殷懃伴幽独,渠与一瓶梅。

渔家傲

避地歌招隐,耽幽此卜居。词华二陆后,形胜六朝余。山鬼窥青管,江妃扈赤书。悠然东壁下,宛挂两银鱼。

渔家傲

载缵世基日,群公扈圣年。伏蒲凤冈上,持节雁峰边。外阃风猷远,中台出处全。履声伤易尽,不得辅中天。

渔家傲

昔年拄玉杖,去看庐山峰。远山如游龙,半入青天中。四顾无人独青秀,五老与我同舂容。手弄石上琴,目送天边鸿。二仪自高下,吴楚分西东。洪涛巨浪拍崖下,波光上与银河通。吸涧玄猿弄晴影,长松舞鹤号天风。天风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弱流万里可飞越,因之献纳蓬莱

渔家傲

行谊高余子,文章自一家。岳神均客礼,敌国叹才华。直节曾无苦,全瑜更不瑕。儒流有遗恨,不见草黄麻。

渔家傲

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坐无风雨至,看与雪霜同。抱湿离遥海,倾寒向远空。年年不相值,还似道难通。

渔家傲

腊前曾约走新春,春到无端绝塞行。戍卒催完灯下甲,急烽连人雪中城。万夫扰扰争分饷,一饭匆匆岂暇羹。自叹东西求斗禄,兵戈已过十年生。

渔家傲

老桧如憧翠接连,山茶作塔绿萦缠。山僧相识浑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渔家傲

大钧转一气,急毂无停辕。是非与生死,胶扰于其间。朝昏互变灭,倏已千万年。岂知达道人,直作须臾观。天地本无物,置之奚足言。

渔家傲

纸上昙花偶自拈,烟青石叶夜炉添。谷神语合犹成绮,谿到名留未是廉。好客从来龙作画,献公何意虎为盐。可怜眉目皆齐楚,徙倚风前想蜀严。

渔家傲

偶访征君宅,梅花覆酒香。杖将鸠作刻,书与蠹俱藏。北海宾盈座,南朝寺隔墙。还同耆旧传,庞德在襄阳。

渔家傲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四愿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白蘋风定,波澄万顷寒玉。时有一叶渔舟,收纶垂钓,来往何幽独。短发萧萧襟袖冷,便觉都无袢溽。曳杖归来,夜深人悄,月照鳞鳞屋。藤床一枕,迥然清梦无俗。

渔家傲

郭范寥寥数百年,地仙还复出人间。豁开天外一双目,看尽江南千万山。玉指暗攒鸟兔定,金盘活捉虎龙环。我今欲卜神仙宅,雾豹何妨露一班。

渔家傲

千年鹭渚,持作须翁酒。胜有儿孙上翁寿。向玉和堂上,樽俎从容,笑此处,惯著丝纶大手。金丹曾熟未,熟得金丹,头上安头甚时了。便踢翻炉鼎,抛却蒲团,直恁俊鹘梢空时候。但唤取、心齐老门生,向城北城南,傍花随柳。

渔家傲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渔家傲

六宫上直试罗衣,未听鞭声等驾时。且趁晓闲临御札,官家常是下朝迟。

渔家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