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崖颂

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
溪蛙弄气态,污我萧湘清。
二公好奇古,大笔时纵横。
磨崖勒唐颂,字字飞琼英。
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
浯溪在僻地,自是闻正声。
名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
弦歌入商鲁,永与神仙听。
江流不可韵,此文如日星。

作品评述

磨崖颂

周朝的雅乐失传已久,楚辞的声音方才独鸣。溪边的蛙儿正在嬉闹,却破坏了我内心的宁静。两位先贤喜爱探究古代文化,大笔挥洒着写作他们的时代。在磨崖上铭刻了颂扬唐朝的诗歌,每个字都像琼英般飞舞而出。云烟借着山体的姿势,水石之间生发出光芒的神韵。浯溪地处偏僻,却能传扬正统的声音。名声传遍了四方,比得上燕然石刻的铭文。弦歌声融入商鞅和孔子的乐章,永远在与神仙一起欣赏。江水流动无法产生韵律,而这篇文章如同太阳中的星辰那般闪耀。

诗词的中文译文:《磨崖颂》
宋代吴杭

周朝的雅乐久远已失去,楚辞方才独自鸣响。
溪边蛙儿玩弄空气的律动,干扰了我心境的湘水清音。
两位先贤对古文化充满好奇,挥笔纵横记录时代风貌。
在磨崖上刻下颂扬唐朝的文章,每个字都如飞舞的珍珠。
云烟借助着地势的姿态,水石之间闪耀着光芒和灵性。
浯溪地处荒僻之地,却传扬正统的声音。
名望扩散到夷夏之间,不亚于燕然石刻。
弦歌融入商鞅和孔子的乐章,永远与神仙共同欣赏。
江水流动无法制造韵律,而这篇文章如同日中的星辰那样璀璨耀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化的赞颂和对正统声音的传扬。作者首先提到了周朝的雅乐早已失传,而楚辞的作品才得以独自留存。这里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化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传承和传统的重要性。

接着,诗中描述了溪边蛙儿在嬉闹,挑战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湘水的清音。这可以理解为对外界的扰乱与噪音,将一个安静的环境与真正的文化价值相对照。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纯粹、正统文化的追求和保护之意。

诗中还提到两位先贤对古代文化的好奇与探究,并用大笔纵横来描绘他们时代对于文化的记录。这里是对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性的赞美,也透露出作者自己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磨崖颂是作者对唐朝诗歌的颂扬,作者将这些颂赞铭刻于磨崖之上,每个字都像飞舞的珍珠一样闪烁。这不仅是对唐朝文化的肯定,也是对文字书写的诗意表达。

诗中还描绘了云烟和水石的美景,表达了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和谐之美。浯溪的偏僻之地并没有阻挡住正统文化的传播,名声扩散到了夷夏之间,与燕然石刻媲美。这里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力。

最后,诗中提到弦歌融入商鞅和孔子的乐章,并与神仙共同欣赏。这里是对文化的升华,将音乐和文学融合在一起,与神仙一同欢聚。而江水无法韵律,这是对自然的局限性的描写。作者通过文字的力量,赋予了诗歌无法奏响的江水以诗意和优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代文化的价值为主题,通过对古代文化的颂扬和传扬,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外界干扰的忧虑之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首诗具有深意,音韵优美,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赞美和传承。

诗词推荐

涪翁幾日客,遗墨徧苍崖。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雲归就簷宿,江怒触山迴。更欲窮幽赏,城头叠鼓催。

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休把青铜照双鬓,君谟今已白刁骚。

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瀑布依真境,何曾与世同。洒空轻作雾,溅石乱生风。绝壁惊飞鸟,危梁卧断虹。人言龙窟宅,只在此潭中。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莲花峰下张超谷,此老何曾有死生。闻道风清明月夜,至今鼻息乱松声。

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临歧不惑,古称为明。送子远游,听我《鸡鸣》。

谁把银河彻底倾,倒翻星斗著行明。又疑笼道红栀子,隐隐鸣鞘出五更。

出门将何从,中道忽自思。彼怀与尔殊,亦合念子归。乐有诗与书,游有山与陂。谁言竟无从,犹有影自随。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警日妍。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凄怆鬓苍然。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

国朝唐与苏,不数汉相如。继彼二季后,当兹三世余。青云曾给札,班鬓尚题舆。古义惟知学,时人或谓疏。郑虔归系马,阮籍倒乘驴。日月且逝矣,贤才终舍诸。何迟问安在,可使赋归欤。直自枉渚宿,还过彭蠡潴。岷江饮乡水,庐阜访林居。翰墨深怀趣,登临想尽摅。岘山孤湛辈,栗里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