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寒食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作品评述

译文:
在客中寒食时,旅途中经过寒食节,思乡之情让我的手帕湿透了。音信被断绝在天外,桃花梅雨中却已是春天。我有喝酒的心情,却无法实现,只能吟诵,仿佛有借口。输送送给他人在城外郊野中游玩的欢乐,有多少人在那里踏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食节时客居他乡的心情。他身在异乡,思念着故乡,眼泪湿透了手帕。他寻求音信归来,但却断绝在天边,而他所处的地方却已经春暖花开。他渴望和朋友一起饮酒,享受春天的欢乐,然而却只能通过吟诵来抚慰自己的思乡之情。最后他向远在郊外踏青的人们传递了他在客中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客居他乡的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带有一丝忧郁的情绪,他身在异乡,却远离家乡的亲友,感到孤独和惶恐。音信断绝在天外,象征着他无法和故乡联系,无法得到消息,增加了他的思乡之苦。然而,他的诗中又透露出一丝对春天喜悦的期盼,他渴望能够和朋友们一起欢庆节日,抒发自己的情感,享受春天的美好。最后,他用"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向远在郊外踏青的人们传达他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既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忧伤,也抒发了他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家乡人们的祝福。诗情婉转,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诗词推荐

羽箭插腰间,骍弓臂上弯。自来从日驭,常得近天颜。借问归何晚,长杨射猎还。

忧愤

秤锤盘巨石,藏重亦藏轻,待出持衡手,一匡天下平。

忧愤

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巉巉骨法吾能相,难著凌烟剑佩中。

忧愤

出门复入门,所向常默默。凄阴久未开,凄风起空谷。孤鸿铩翮悲,黄鹄飞亦独。旧耕半荒芜,自叹力不足。

忧愤

衮冕有人妖,锺鼓成国蠹。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忧愤

结茅次烟水,用以资啸傲。岂谓钓家流,忽同禅室号。闲凭山叟占,晚有溪禽嫪。华屋莫相非,各随吾所好。

忧愤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忧愤

年年人自老,日日水东流。庭芳自摇落,永念结中肠。

忧愤

荪桡兰楫芰荷衣,袅娜愁予二八时。嫁与湘君捐袂褋,玉搔头映白罗帷。

忧愤

拾遗流落锦宫城。故人情。眼为青。时向百花,潭水濯冠缨。韦曲杜陵行乐地,尘土暗,叹漂零。园翁溪友总比邻。酒盈尊。肯相亲。落日蹇驴,扶醉两眉颦。磊落平生忠义胆,诗与酒,醉还醒。范文正严先生祠堂记: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

忧愤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忧愤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忧愤

结束征鞍临驿路,长林积雪消初。天回春色到平芜。不禁杯酒罢,便与故人疏。一曲阳关歌未彻,仆夫催驾修途。非君思我更谁欤。西风吹过雁,应有寄来书。

忧愤

忽报忠图纪岁华,东风吹泪落天涯。苏卿更有归时国,老相兼无去后家。烈士丧元心不易,达人知命事何嗟。生平爱览忠臣传,不为吾身亦陷车。

忧愤

松桂论交久,诗书造道深。犹于官事日,不忘岁寒心。此地赓酬句,他年蔽芾阴。男邦有佳政,应促诏纶音。

忧愤

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翱翔鸾鹤舞,清彻云璈声。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弱水三万里,仙路眇蓬瀛。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忧愤

野店冲寒出晓芭,浑如踏月过溪沙。五浆先具檐头蕊,六博争雄屐齿花。狐白裘成天不管,玉清境净地无瑕。素光自是渔人物,披得一蓑来酒家。

忧愤

风尘淹白日,乾坤霾涨海。为我问故人,离别今谁在。

忧愤

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

忧愤

金门射策尽名贤,谁似江南阎子然。白虎谈经知独步,苍松入梦已多年。凌云赋笔雄千古,倒峡词源倾百川。若忆古人愁绝处,西陵花柳日芊眠。

忧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